军工霸主北风月下寒

第601章 日新月异的华夏装备

而如今的华夏军工自然要比前世强出数倍。

除了歼8g、歼10B\c、歼11等聊聊几种战斗机禁止出售外,叶明将歼7系列、歼7g、歼-8iim、歼9、歼10A等众多型号的战斗机都摆上了货架,供国际买家购买。

这也算是高低搭配了,小国可以购买歼7、歼8、歼7g等二代(二代半)战斗机,大国可以购买歼9、歼10A两种三代战斗机,确实也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而歼9和歼10A也分别兼顾了高低空,歼9作为双发战斗机,在高空高速上要超过歼-8ii,以米格31技术为基础研究出来的歼9并不比米格31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更胜一筹。

叶明在研究歼9时,给歼9采用了更为坚固且重量更轻的材料,全金属机身虽然让歼9在雷达下无所遁形,但是也能有效的保证机体的坚固程度。

同样的,歼9跟米格31一样,都具有高度空气动力学和流线型机身。

其具有重量大、作战半径大、速度快、载弹多、火力猛、升限高、截击能力强以及适应恶劣的野战机场起降等显著特点,能够在低空高速飞行。

在高空,歼9可以搭载国内现役所有型号导弹对多个目标进行打击。

早几年,在歼10C、歼11大量服役前,歼9还是非常受重视的,可是在这两种战斗机出现后,歼9就成了昨日黄花,一日不如一日了。

现在竟然被当做商品拿出来卖钱,这也证明了华夏的军工产品优胜劣汰到底有多严重。

和歼9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歼10A,这种叶明依靠米格25发动机拼凑出来的战斗机,虽然它拥有歼10C的外形,可是战斗力却要比歼10C差了不少。

毕竟是拼凑出来的装备,这次拿出如此多的战机,也是叶明深思熟虑的,这些二代、三代战斗机的战斗力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了,未来想要在空军中成为主力,就需要更新换代。

叶明已经准备陆续研发歼15舰载机、歼16多用途战斗机、歼17双座舰载电子战飞机、歼18垂直起降战斗机、歼19单座双发超机动性多用途战斗机。

以上几种战斗机机型都会是四代半战斗机。

除了这几种待研究的战斗机外,再往上就是五代的隐身战斗机歼20了。

歼20隐身战斗机叶明并没有太过急迫,他准备再过几年,等这几种四代半战斗机服役后再研究歼20。

他可不想太早成为霉国的主意对象,至少,在霉国拆掉f22生产线前,他是不打算将歼20拿出来的,就算是提前研究出来,那也只是四代半的双发歼10改。

什么时候改成歼20,就看霉国人什么时候将f22生产线拆掉,彻底没有了f22的生产能力后才行。

叶明都在考虑了,战忽局是不是该提前诞生了,要不然这装备一件件的研究出来,再把外国人吓破胆。

咱们得有个发言人去解释啊!

咱们得让外国人知道,我们的装备就是看着好看,其实中看不中用,跟霉欧先进装备比起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歼15舰载机、歼16多用途战斗机、歼17双座舰载电子战飞机、歼18垂直起降战斗机、歼19单座双发超机动性多用途战斗机。

以上几种机型都是叶明准备为空军、海军研发的下一代战斗机。

其中,歼15舰载机、歼16多用途战斗机是前世就有的,而歼17、歼18、歼19则是叶明自己琢磨出的几种机型。

叶明也不知道前世为什么会在歼16之后,直接就跳到了歼20,中间的歼17、歼18、歼19都没有任何消息。

一般来说,华夏的战斗机项目可以有很多,但是如同歼系列战斗机编号却授予的非常慎重。

这个编号其实就像是一个人的名字,而项目名称就像是人的小名。

在起名前,小名叫什么都无所谓,而在起名后,一般人就不会再随便改名了。

华夏的战斗机编号通常是按照先后顺序给予研制编号的,但并不是每一个获得编号的战斗机都能顺利获得空军、海军的认可,成功服役的。

就比如1968年研制1978年下马的歼12喷气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就很生不逢时。

这种维护简单、造价低廉、短距起降和机动灵活的轻型喷气式战斗机,如果放到五六十年代,它肯定有一战之力,或许真能实现打“空中游击战”的战术思想。

但放到三代机井喷的七十年代末,歼12喷气式战斗机就不够看了,面对霉苏战机的中远程空空导弹,想要在空中打游

击的歼12还没有定型就被定性了。

其实,在这个时期,下马的又何止一个歼12项目呢,就连如今沈飞的歼11项目,其实也都下马过。

其实,歼11项目最初是在1969年启动的,研制之初是要设计出一款9吨级、2马赫高机动性中型歼击机。

但那时候由于发动机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最终歼-11项目在1970年代末下马。

不过,由于叶明在苏联搞回了苏-27生产线,让沈飞获得了苏-27的大部分技术,这大大加快了苏-27的仿制工作。

而歼-11的国产化也标志着歼-11这个战斗机编号被重新启用。

和歼-11比起来,歼12、歼13都像是后娘养的,在下马后就再也没有了重启的动静。

曾经的歼13在项目启动前期的定位是一种追求空中优势的歼击机,被要求在超音速飞行和高机动性之间找到平衡,也就是要作为歼7和歼8两种机型的结合体。

当时沈飞是想以苏联产的米格-23mC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为蓝本制造歼13战斗机。

但是,由于涡扇-6发动机研制中所遇技术难关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所以,歼13项目组只得无可奈何地改用涡喷-15发动机代替涡扇-6发动机,待日后涡扇-6研制成功后再改回来。

然而,让歼13项目组没想到的是,在1980年5月,涡扇-6发动机项目因为技术问题被迫下马,这也让歼13项目成了无根之木,没有希望达到最初的技术指标了。

在上级领导的慎重考量下,在1981年初,歼13项目也被迫终止了。

那时候,叶明可还没来到呢!即便他来了,也不可能耗费巨大资源去研究歼12、歼13这两款注定落伍的二代机。

倒是歼14还是有一些特点的,实际上,歼14的定位跟歼20一样,是一款带隐身功能的五代机。

不过,叶明清楚的记得,前世沈飞的歼14跟成飞的歼20在五代机项目的竞争中失利,最终,歼20项目胜出并顺利立项,成为华夏空军的第五代战斗机。

歼14“雪鸮”战斗机采用了双发窄体布局和先进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具备一定的隐身性和高机动性。

歼14战斗机最初的设计是基于大毛的米格1.44逆向仿制的一款新型战斗机,在外观和性能上更加接近f-22战斗机,气动布局方面借鉴了苏27的一些特点。

这倒是跟叶明设计有些相似之处,叶明在设计装备时就喜欢将霉苏两家的技术糅合在一起,两者倒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歼14战斗机的隐身性能远远比不上歼20战斗机,这恐怕也是它落选的主要原因。

歼14战斗机的设计借鉴了苏27的鸭翼三翼面机体布局,这种设计虽然带来了良好的机动性和隐身能力,但由于机身尺寸过大,导致其隐身性大大降低。

当然,歼14战斗机落选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设计技术指标极高,实现难度非常大,远超那时华夏的技术能力。

同时,歼14在设计之初是借鉴了苏联的苏-27战斗机技术,在作战能力上是相差无几的,而前世的九十年代初,在华夏大量购入苏-27,并交给沈飞仿制后,歼14项目的存在也失去了必要性。

这一世,叶明更是早早的就将苏-27的生产线送到了沈飞,所以,在很快吃透苏-27的制造技术后,沈飞倒是对继续研究歼14战斗机多了一些希望。

毕竟,如今的华夏跟前世大不相同,前世的华夏军工企业都要节衣缩食,甚至要用第三产业去养活军工研发生产部门。

但这一切在叶明到来后都有了不小的改变,在叶明的带领下,国内的军工单位成功打入了国际军火市场,众多价廉物美的装备源源不断的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认可。

即便沈飞并不像北方工业集团、西北工业集团那样紧跟叶明的脚步,但也在历次交易中收获良多,他们的歼7、歼-8iim在第三世界国家卖的风生水起,着实赚了不少钱。

而这些钱也让沈飞有资金继续向歼14项目投入资金,而之前已经量产的歼11A,也要继续进行生产,现在沈飞已经提出了歼11B的升级方案。

如果说歼11A是完全基于仿制苏27设计的,那歼-11B就是在歼-11A的基础上进行国产化改进的一个型号。

歼-11B会采用了全玻璃化座舱和两台涡扇10大推力发动机,具备更强劲的动力,其它像是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也是目前国内能拿出的最先进的技术。

就连叶明也对歼-11B的雷

达和航电系统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他打算将f14A战斗机上的雷达和航电系统完整交给沈飞。

之前没有将技术交出来,是因为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他跟伊朗人的交易,但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该研究透彻的也早就研究透了。

即便现在被拿出来用,估计相关势力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想必,升级了雷达的和航电系统的歼11B一定能超越原版的苏27,成为目前华夏最强的终极侧卫。

这次展会,沈飞也也带着他们的歼11A战斗机出现在了现场,歼11A的飞行员还会在展会现场给观众进行表演。

虽然因为没有授权不能对外出售仿制于苏27战斗机的歼11A,但是并不妨碍沈飞将自家目前最强的这款战斗机拿出来晒一下。

而海军设计院的歼15也会在展会现场表演一下,甚至连国产航母都已经停到了展会附近的港口,参观航展的观众甚至可以观看到歼15在甲板上滑跃起飞的英姿,这可是平日里不常见的场景。

歼15舰载机其实已经算是研发成功了。

最新的歼15实验机在骆阳的主持下,已经试飞成功,并且获准要开始量产了。

首架歼15战斗机已经在航母上进行过多次滑跃起飞测试,均没有出现故障,这也是叶明要求歼15实验机在航展进行表演的主要原因。

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好东西也不能总是藏着掖着。

按照叶明得到的确切实验数据,这款歼15跟前世叶明所知的歼15战机达到了90%的性能,战斗力上也相差无几,已经可以作为华夏的主力舰载机使用了。

除了主战坦克和战斗机外,这次航展最耀眼的明星还有wm-80式火箭炮。

这款火箭炮是去年刚刚研制成功的一款8管火箭炮,这款火箭炮是在83式273mm4管火箭炮的基础上研制的,而西北工业集团旗下卡车厂研制的新型8轮越野卡车底盘让这款火箭炮的发射管数较83式273mm火箭炮翻了一倍。

这种火箭炮的火箭弹弹长4.6米,弹径27厘米,弹重505公斤,最大飞行速度1140米\/秒,最大射程80公里。

这种火箭弹的杀伤爆破战斗部足有150斤重,其内装有炸药34公斤,破片数16822块,有效杀伤半径69.8米。

除了破片爆炸战斗部外,这种火箭炮还可以使用子弹药战斗部,在150公斤重的子弹药战斗部内装有380个子炸弹,子炸弹可击穿80毫米至100毫米厚的装甲板。

如果说杀伤爆破战斗部是为步兵准备的大杀器,那装了380枚子炸弹的杀伤爆破战斗部绝对是装甲车辆的天敌了。

至于说为什么这么快就将刚刚进入量产的火箭炮拿出来卖,这是因为华夏军工单位的后续火箭炮已经要进入列装阶段了。

这就是未来陆军装备了500多辆的phL-03式多管火箭炮,原本这款火箭炮要在2005年才能服役,但是叶明提前做了不少工作,不仅提前设计生产了牵引车辆,还将增程弹技术给了北方工业集团。

这种技术早在他研究导弹增程时就了解到了,用到火箭弹上也没有太多影响,这也使得phL-03式多管火箭炮的射程达到了200公里。

有了12管,射程200公里,支持卫星制导的phL-03式多管火箭炮面前,射程“只有”80公里的wm-80式火箭炮就不那么被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