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醒纪风儿冻

第二十一章起风了

盛安有一处读书人的谈诗圣地,叫做晚翠楼。

这晚翠楼奢华又特殊。

一不在风月无边的广济坊,二不屑满是王孙贵胄浪荡的皇甫街。

而是独自一楼妖妖娆娆的立在平平无奇的永平坊。

要说这晚翠楼也是后台粗壮。数不尽的亭台楼阁,硬生生的占了大半个永平坊。

满京城却是谁也不敢多言半句。

不过晚翠楼除了后台非同一般外,这里的姑娘和酒同样是天下一绝。

酒肉先不提,只说这楼里的姑娘。

话说这天下有春、夏、秋、冬四大绝色名妓。

这晚翠楼便独笼春冬两位。试问谁还能与其争锋?

“小姐,舒公子和曹公子遣人送来请帖。都是邀请小姐三日后参加梁王寿宴的。”

李玄都正对着铜镜顾影自怜,“替我推了,今日我谁也不见。”

“是吗?连我也不见?”

李玄都闻言一惊,瞬间回头后脸上又是一喜:“呀!殿下何时来的。”

赵嵘笑眯眯的来到李玄都身后,与她同坐一张锦凳。然后顺势将美人搂在怀里。“都出去。”

二人身后的下人无声告退,房间中只剩孤男寡女。

“殿下今日怎会来此?就不怕被人发现了吗?”

李玄都背靠在赵嵘怀中,话里虽是责怪,但听在耳中却更像撒娇。

赵嵘埋首深吸一口女儿香气。他呵呵一笑:“前段日子妖帝刺杀西凉世子的事你可知晓?”

李玄都脸上没了媚意,“此事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玄都自然知晓。

莫非是西凉传来丧报?可上次殿下还说昭阳公主已经启程入凉,要嫁与那西凉世子为妻。若是…。殿下不该如此高兴才是。”

赵嵘眼角带笑的看着李玄都揣测,也不明言。

李玄都在这风月之地混迹了近二十年怎会蠢笨?一个转弯就明白过来。

“哎呀!殿下今日是专程来看玄都笑话的吧?

莫非是那西凉世子大难不死,转危为安了?”

“本皇子就是喜欢你的聪明。夜禁司传来的消息错不了。”

李玄都盈盈起身复又屈膝万福,“玄都恭喜殿下了。”

赵嵘自然知道李玄都恭喜的是什么。

最初他听到姬凤玄遇刺重伤不治的消息时,还好一阵惋惜。

他跟姬凤玄非亲非故,自然不是惋惜姬凤玄这个人。

而是惋惜自己的妹妹,不能再如计划嫁人,再给自己带来的无上助力。

不过今日突然收到峰回路转的消息,一时失了把持。所以赵嵘才难得的把心情写在脸上。

“昭阳公主天生丽质又兼聪慧过人。

那姬凤玄不过是蜜罐子里长大的纨绔公子。

玄都以为,殿下所盼之事必是一帆风顺。”

赵嵘眼中有得意流露但却不搭这话,“那你猜猜本殿下此时此刻所盼为何事啊?”

李玄都上前又坐回赵嵘怀中。

她媚眼服帖,多情流转,玉指轻抚赵嵘的脸颊。

俯首间在情人耳边低语:“殿下所盼亦是玄都所盼。”

“哈哈哈,本殿下果然没有白疼你。”

青天白日无端来了一阵风雨,浸湿了路边娇艳野花。

晚翠楼里的另一处。

当朝礼部侍郎杜校肃,和御史中丞曹空义正对酌美酒。

“中丞大人海量,下官佩服。”

曹空义豪气的随手擦掉须髯酒渍。“这算什么?这晚翠楼的枇杷笑霜虽香醇无双,可终究沾了几分江南的胭脂气,少了几分浓烈。这酒老夫自问可以千杯不醉。”

呵呵,千杯不醉?你还想喝千杯?敢情不是你掏钱啊?

这小小一壶枇杷笑霜就要三十两白银。老子掏干荷包也买不了几壶。

不过话自然要捡好听的说。

“中丞大人见多识广。下官自饮过这手中佳酿,便已是觉得此乃世间第一。不想还有更胜一筹的琼浆不成?”

曹空义醉的摇头晃脑。“你这侍郎做的委实短见。”

“还请大人解惑。”

曹空义摆足了前辈的架子,这才娓娓道来。

“这第一杯酒自然当属西凉的西风醉。你看那西凉的风,势大通天。数百年来何物能阻?”

杜校肃了然的点头,“大人言之有理,西凉的风确实无人能挡。那第二呢?”

“第二?这排名第二的美酒自然是北魏的雪里红啊!”

雪里红?杜校肃想到了前些日子才到的燕州军报。

兴州辽阳,白虎,凸允三郡郡接连化作战场。可见国朝战事并不顺利。

“原来这枇杷笑霜只能排个第三?”

曹空义缓缓摇头,“你莫非忘了在天南还有个南赵国?

老夫听人说,南赵的离魂酒千虫千毒。同样是不输雪里红的世间珍品呐!”

杜校肃轻轻放下手中玉盏,“听了中丞大人今日所言,倒教下官不知该喝哪种酒了。”

曹空义呵呵一笑,他仿佛已经醉眼迷蒙。“我曹家家大业大传承几百年,有的是银子。自然是哪种酒好喝便喝哪种。”

“下官受教了。”

“呵呵,喝酒!喝酒!”

长明宫中有一处独自高耸的楼台,巍峨独绝。

赵祗淮便取名叫登云阁。

“功败垂成!”

赵祗淮微微叹息。

随后他将手中密信递给身后的管平温。

“姬骅毫发无损,而姬凤玄却重伤垂死。今日局面全是帝瑜擅作主张。”

管平温心平气和的看完密信,“风云有耳,陛下还请慎言。”

赵祗淮深吸一口凉风,“好在姬凤玄命大,此刻还不是姬凤玄该死的时候,否则姬骅若疯癫起来,谁能拦得住?”

管平温眼神幽暗不定,“姬凤玄如果真的因此丧命……,那西凉王府便是断了传承。

姬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子报仇。

帝瑜如今是孤家寡人一个,且又无人知其踪迹。

我们这些同谋者,便是姬骅最好的泄愤之人。

姬骅还没蠢到自己被谁算计了都看不出来。

等到姬骅领着西凉铁骑搅的天下大乱之时,便是他妖庭再立之机。

彼时怕是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中原各州妖族,又要再起波澜。

而那时又有谁能挡得住,他天烬山脉里的滔滔兽潮?”

赵祗淮眼神阴毒可怖,“此妖不除天下难安。”

“帝瑜此贼自有姬骅寻他晦气。只是这借宝之事恐怕又要再添阻碍了。”

赵祗淮眼神变幻,“朕听闻璟州城中一无饥荒二无乞儿,乃是天下第一等的繁华善地。”

管平温轻轻点头,“西凉多美玉,富庶不下江南各郡。

每日仅璟州城外的十方码头,就有数百艘商粮货船出入。

但是西凉毕竟土地贫瘠,所以西凉三境的粮面多依赖江南采买。

遂和江南粮商特意成立了一个凉州商会,借此主货南北粮食往来。

只是江南世族遍地,陛下若想施压江南,恐怕难遂心愿。”

赵祗淮笑得别有深意。

“朕怎会不知?不过他们的粮船臃肿繁忙,往来无非走湟水古道这一条路。

朕只需遣人在河底埋下暗礁,如此便是天意要饿死西凉百姓,又于朕何干?”

管平温自己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姬骅不会不给自己留粮仓。陛下能堵一时却不能一世,不过徒劳而已。”

赵祗淮突然低沉一笑,“那就送人去帮他吃,吃光姬骅的粮仓,吃空整个璟州城。丞相以为如何?”

管平温静静看着此刻如同邪魔般的人间至尊。他已经明白赵祗淮打的什么主意了。

先断西凉粮线,再驱流民入凉。到时姬骅自顾不暇,自然没空来找他们这些谋划者的麻烦。

而且灾民无籍也正是铁石掺砂的好时机,更是减轻了瑜朝赈灾八成负担。

如此一举数得堪称绝好之计。

只是,百姓何其无辜?

“东海郡太远,陛下只能驱兴州因兵祸化作流民的,数十万百姓涌进东幽州来达到目的。

可西凉虽不大但也不小。仅区区数十万流民,恐怕还未到璟州城,便已经被西凉各地消化了。”

“是啊!西凉也不小。”赵祗淮依旧笑意不改。

管平温终于变了脸色。“你想扩大战场,拉西凉下水?”

“北魏与我们都战火绵延不休,他西凉又怎好独自隔岸观火?”

光辽阳等三郡就遗祸数十万流民。赵祗淮如果要将战火烧到西凉,那首当其冲的兴州肯定会被打个稀巴烂。

到时又要死伤多少军民百姓?百万?数百万?管平温心底五味杂陈。

“陛下,百姓何其无辜啊!”

赵祗淮的心头突然涌出一股暴怒。不过被他死死的压在了胸腔,丝毫没有上脸。

他阴沉一笑:“朕坐拥天下十四州,不差这点百姓。”

“陛下!”

“好了,朕意已决丞相无需再多言。”

管平温心中有无边森寒。

他知道赵祗淮此举,恐怕还有为湖州事铺路的原因在里头。

希望借着战事,给百官和天下人有个同心协力的方向。

如此更方便搅混天下视线,为自己之后的大事遮云蔽日。

但是管平温还是觉得眼前的帝王未免太冷血。而且这路未免也铺的太血腥了些。

“敢问陛下,东海郡的妖祸又该如何?”

“你是担心姬骅不肯借青龙绫?”

管平温静默无语。

“呵呵。朕从来就没有担心过。”

“老臣愿闻其详。”

“那西凉王府总自言,为天下人抵挡天烬山脉的妖兽数百年。

而如今东海郡的百姓却惨遭妖龙屠戮。

朕已经叫人传颂出去,是西凉妖龙逃窜到东海祸乱人间。

你说这算不算是他西凉王府,失职失信在先?

如此姬骅还要罔顾人言,那他西凉的脸岂不是要丢尽?

到时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他西凉。丞相安心否?”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不过陛下既让昭阳公主入凉,如今却又几番挑衅。如此岂不断了公主入西凉王府的阶梯。”

赵祗淮开怀大笑,却不言语。

管平温转念一想也发现自己问的多余。

世间万物唯有男女情事,最让人琢磨不定,猜之不透。

何况世人皆知,历代西凉王都是痴情的主。

赵祗淮只是付出一个女儿,却有可能收获整个西凉江山。

如此暴利,就算机会渺茫如流星,可还是有机会不是吗?

万一呢?

万一这西凉世子就是只爱那昭阳公主呢?

“姬骅好歹也是一方霸主。如果他真的折下身份,去和一个小丫头计较的话。那朕才要真的看不起他。”

管平温用余光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位鼎定天下二十余年的帝王。

他真的老了。脸上有深陷的沟壑,鬓间是花白的灰发。

就算他头戴十二玉藻冕旒,可依旧难掩沧桑疲态。

计谋滔天如何?岁月的磨盘向来最公平。

“起风了!陛下,我们该下去了。”

赵祗淮闻言忽然有些意兴阑珊。“那就先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