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最后的汉天子落幕,山阳公有平静的生活

曹操满意的点点头。

同时内心也有一些忐忑。

因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接下来天幕可就要讲到曹操自己了。

而且如果按刘协的角度出发的话。

那自己在接下来这段天幕里的形象……

只怕是不会太好。

天幕继续。

果然曹老板出现在画面里。

【就在刘协陷入绝望之时,兖州牧曹操出现了。】

【曹操看到了刘协的利用价值,他劝刘协迁都许昌,并自领司空兼车骑将军。】

【从此,刘协又落入了曹操的手中。】

【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在曹操的控制下,刘协表面上仍然是皇帝,但实际上却成了曹操手中的玩偶。】

【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曹操的严密监控。】

【曹操通过控制刘协,掌握了朝廷大权,他排斥异己,打压政敌,为自己的政治野心铺路。】

【刘协他不甘心就这样被曹操摆布,于是开始暗中积蓄力量,寻找机会反抗。】

【建安五年的某个深夜,许昌皇宫的烛火摇曳如鬼魅。】

【二十岁的刘协咬破手指,在素绢上写下密诏,塞入董承的衣带。】

【衣带诏事件,成了他一生中最悲壮的抗争。】

【明知曹操耳目遍布,仍要以帝王之血为墨,赌上性命点燃反抗的火种。】

【董承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然而,他们的计划还是泄露了。】

【曹操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董承等人全部诛杀。】

【曹操还不解气,他带剑入宫,要杀董承之女董贵妃。】

【此时董贵妃已有身孕,刘协苦苦哀求曹操放过董贵妃和她腹中的孩子。】

【但曹操冷酷无情,还是残忍地将董贵妃杀害。】

【这一事件让刘协深受打击。】

【他意识到自己的反抗是如此的无力。】

【但即便如此,面对曹操的质问,刘协也是冷冷说道:】

【“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你若愿辅佐我,就好好做;若不愿,就放我走。】

【曹操大惊失色,立马出宫。】

【此时依然少年心气的刘协,虽然遭逢打击,也并没有放弃,依然在寻找机会。】

【直到伏皇后密信事件爆发。】

【伏皇后看到董贵妃的悲惨遭遇后,心生畏惧,她给父亲伏完写信,讲述曹操的暴行,请求父亲秘密铲除曹操。】

【而密信泄露之后。】

【曹操大怒,逼迫刘协废除伏皇后。】

【伏皇后披发赤足地拽住他的衣角哭求时,他只能惨然一笑:】

【“朕亦不知命在何时!”】

【这声叹息,道尽了一个傀儡皇帝最深的屈辱与不甘。】

【多年的傀儡生涯,也早已磨光了这位天子的锐气。】

【失败了吗?】

【是的。】

【先是衣带诏事件董承被杀。】

【后是伏皇后被幽禁至死。】

【但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大汉天子,或许不在于成功,而在于绝境中仍不放弃的姿态。】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自封为魏王,他的权力和地位已经达到了顶点。】

【此时的刘协,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摆设。】

【他的存在只是曹操用来维持表面上的汉室正统的工具。】

【建安二十五年,魏王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

【在曹丕的亲信华歆等人的策划下,一场禅让闹剧开始上演。】

【华歆率大臣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

【刘协深知汉室气数已尽,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他连下三道禅位诏书,恳求曹丕效仿虞舜,接受禅让】

【公元220年,39岁的刘协平静地交出玉玺,转身走向山阳。】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曲王朝的终章。】

【要说曹魏对待前朝天子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曹丕称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

【爵位在诸侯王以上,享受食邑一万户。】

【对魏朝皇帝奏事不称“臣”,接受诏书不下拜,继续使用天子銮驾、衣服,享受郊祀天地的礼仪,奉行汉室礼仪,祭祀汉室宗庙、祖庙、腊祭,并在山阳国浊鹿城建立都城。】

【刘协四个受封为诸侯王的皇子,均降为列侯。】

【虽然失去了皇位,但刘协在山阳国却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退位后的刘协,没有沉溺于亡国之痛,而是放下帝王身段,躬耕田园,悬壶济世。】

【他利用自己在皇宫中学到的医术。】

【为贫苦的老百姓治理伤病,救活了许多人。】

【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使山阳郡成为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百姓感念其恩德,称他为“仁公”,甚至在他死后自发守陵。】

【在山阳国,刘协终于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那么,身为大汉末代皇帝的刘协,是一名昏君吗?】

【董卓曾评价他:“聪明睿智,有帝王之资。”】

【蔡邕称赞他:“天地之大德,听纳大臣,扶饰文学。”】

【袁术甚至说他有“周成王之质”。】

【他反抗过。】

【他仁爱过。】

【他无奈过。】

【汉献帝刘协,本可以成为一代贤主,却因生逢乱世,成了亡国之君。】

【他不是懦夫,而是一个被历史辜负的帝王。】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亦不知命在何时!”】

【这句话里,藏着多少帝王的无奈与悲凉?】

【但无论如何,他在乱世中坚守的仁德,让他在千年之后,依然被后人铭记。】

【这,或许就是历史给他的最后公正。】

……

天幕上的画面渐渐暗淡,汉献帝的一生终至落幕。

汉末,公安港内。

刘备怔怔地望着天幕,看到那个曾经坐在龙椅上的少年天子,最终在封地行医济世,直至终老。

“陛下……竟落得如此结局……“刘备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手指无意识地攥紧衣袍,指节发白。

厅内一片沉寂。

众人都沉浸在一片哀伤的情绪中。

虽然早就知道大汉亡了。

最终是被曹贼所取代。

但无论如何,从天幕上看到大汉最后一位天子的落幕。

还是让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刘备想起当年在许都时,曾远远望见过那位年轻的皇帝——瘦削、苍白,却仍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仪。

那时的自己,曾跪伏于阶下,心中暗誓要匡扶汉室。

可如今……

“我刘备……终究未能救他……“

“我愧对陛下啊!”

关羽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汉室倾颓,非一日之寒。我等已竭尽全力。“

诸葛亮同样轻叹一声,缓缓道:

“主公,天幕所示,乃未来之事,未必不可更改。“

刘备缓缓抬头,稳定了一下情绪。

“孔明说得对。“

“汉室未绝,我刘备……岂能就此消沉?“

刘备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

“曹丕篡汉,天人共愤。我等虽然力量薄弱,亦当竭尽所能,延续汉祚!“

……

在刘备含泪的目光中,弹幕也是纷纷的出现。

《最后的汉天子!》

《老刘家最后的倔强,最后当医生善终。》

《他少年受过太多苦,所以可以寿终正寝。》

《在山阳公任上,给百姓免费行医,封地轻徭薄赋,算是好结局。》

《熬死了4个权臣,不错了。》

《都说他是庸才,可我觉得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是个贤明君主。》

《董卓这样的枭雄都认可刘协的聪慧。》

《幼年继位,一生颠沛流离,实属有心无力。》

《也算是反抗过的,但想反抗成功一得有牌,二得对手犯蠢。》

《可曹老板不犯蠢,不给机会啊。》

《曹家对刘协可以了,从没想过杀他,后面曹老板搬家邺城,就是王不见王,大家都心里轻松。》

《那是因为曹老板太没礼仪,让刘协怒了,然后曹老板怕了,就干脆搬家了。》

《曹家对刘协的待遇是还可以,但逼杀董贵妃、伏皇后可没法洗。》

《什么时候出神刘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