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现代如何观看秦始皇直播?
而新的一天,新的天幕也随即出现。
浩瀚无垠的宇宙映入眼帘,漆黑的背景深邃得不见尽头。
镜头对准了地球。
放大,再放大!
咸阳宫广场的轮廓浮现。
画面里出现了年少的秦始皇登基大典的场景。
而天幕也开始缓缓讲述:
【如果站在2000多光年外的星球上,能不能用超级望远镜看到秦始皇登基?】
【或者换个方式问。】
【两千多年后的我们,瞬移到2000多光年之外的地方,我们能不能看见秦始皇他老人家登基的场景?】
【咋一听,这个问题有些离谱对不对?】
天幕外。
秦始皇一看这个问题。
也是忍不住笑了笑。
“这问题有趣。”
嬴政微微仰头。
“好吧,2000多年后的子民,看见朕登基的场景。”
“咋一听,这个问题确实有些离谱。”
“仔细一分析,也的确有些离谱。”
“时间已经流逝了,又不可能往回走,怎么可能让后世子民看见朕呢?”
通过天幕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的嬴政,估计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尽管如此。
嬴政还是说道:“朕的登基大典,乃天下盛事,若真能被远方星球之人看到,倒也彰显了朕的威严。”
“要是能通过天幕,让后世子孙,地球内外的人都看到。”
“倒是不错。”
而在明朝。
朱元璋也乐呵呵的说道:
“咱当年放牛时,十里外的炊烟都看不清,还说什么两千光年!”
“别说那嬴政在几千年前。”
“就算嬴政现在正在登基,几千光年外的人,也肯定看不到啊。”
……
基本上,古人们都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
回答的也很果断。
而天幕也在继续。
【问题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
【但别急,当我们把眼光投向浩瀚宇宙,结合光学和天文学知识。】
【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不是玄学。】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光与距离、时间的关系。】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那可是宇宙中最快的,约为每秒30万千米。】
【而光年呢,就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走过的距离,这距离长到超乎想象。】
【一光年约等于9.461万亿千米。】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信息传递的终极限速。】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前的模样。】
【而距离我们4.3光年的比邻星,此刻接收到的其实是地球2021年的影像!】
【这就是著名的“光锥之内即命运”!】
【那么2000光年,就是光要在宇宙中穿梭整整2000年所覆盖的路程。】
【秦始皇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朝。】
【当他在咸阳城发号施令,修建长城,指挥千军万马时。】
【他身边的场景会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理论上来说,这些光线携带着当时的信息,会一直朝着宇宙深处飞去。】
【如果在距离地球2000多光年外。】
【有个超级强大的“宇宙望远镜”,能捕捉到这些来自地球的光线,从光传播的时间对应来看。】
【是有可能看到2000多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事,也就是秦始皇时期的景象。】
……
天幕外。
北宋。
沈括站在自家庭院中,仰头紧盯着天幕,全神贯注地看完这段关于光线传播理论的内容。
当看到天幕的画面里,后世的外星子民,观察秦始皇登基场景的时候。
沈括忍不住拍手称赞。
“妙啊,妙极了!”
“原来世间光线竟有这般奇妙之处,能携带着往昔之事,飞向宇宙深处。”
“我是真没想到,这光线真能做到如此神奇之事!能将千年前秦始皇的场景,传至光年之外!”
“光行有迹可寻,恰似雁过留声!”
而在明朝。
徐光启也是满脸惊叹。
“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要是真能看到秦始皇指挥千军万马,那场面得多壮观!”
“不过……”
徐光启把玩着手中的进口望远镜。
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远方的景象。
“但要在2000多光年外捕捉到来自地球的微弱光线,谈何容易。”
“这需要何等强大的观测器具?”
“可能,这一可能,终究只是个可能吧?”
天幕也在继续。
【不过现实可没这么简单。】
【在光线传播的这2000多年里,会遭遇无数艰难险阻。】
【宇宙可不是一片空荡荡的真空,里面布满了各种星际物质,像尘埃、气体云。】
【这些物质会吸收、散射光线。】
【打个比方,光线就像在宇宙中奔跑的运动员,星际物质就是路上设置的重重障碍。】
【尘埃颗粒虽然微小,但数量庞大,它们会吸收光线中的能量,让光线强度减弱。】
【气体云呢,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让光线像喝醉了酒一样,偏离原本的轨道。】
【路过黑洞时,还会被引力透镜效应扭曲成哈哈镜】
【经过这么长时间、这么远距离的传播,再加上星际物质的层层干扰。】
【从地球发出的光线到达2000多光年外时。】
【已经变得极其微弱,携带的信息也变得支离破碎。】
【即使我们拥有无比强大的望远镜,能捕捉到这些微弱光线,可解析这些光线还原成图像,又是个巨大挑战。】
【哈勃望远镜观测2000光年外的创世之柱星云,也只能看到模糊的云气。】
【要看到地球上2000多年前的一个人,那难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因为地球上反射的光线,和宇宙中那些强大光源相比,实在是太弱了。】
【而且,要从如此微弱、被干扰得乱七八糟的光线中,提取出秦始皇的图像。】
【需要的技术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能力范围。】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地球本身也在不断运动。】
【在过去2000多年里,地球不仅绕着太阳公转,还在自转。】
【同时整个太阳系,也在银河系中以每秒约220千米的速度绕着银心公转。】
【这就意味着,2000多年前从地球发出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地球已经移动到了不同位置。】
【那些携带秦始皇时代信息的光线,并不是直直地朝着某个固定方向传播。】
【而是随着地球的移动,在宇宙中划出了复杂的轨迹。】
【所以,要想在2000多光年外恰好捕捉到这些光线,并且把它们和地球对应起来,难度之大。】
【就像在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漠里寻找一粒特定的沙子。】
【那么,假如观测者真就这么牛呢?】
【假设外星人真能集齐所有光子,组成图像呢?】
【好吧,如果真有人类或者外星人,发明了超级逆天的技术,真能实现这种远距离、高精度的观测。】
【那他们所看到的秦始皇。】
【也只是光线携带的“录像”而已。】
【即便外星文明此刻观测到秦始皇登基,等他们派飞船来地球确认时,人类又过去了几千年。】
【可能早已进入星际文明。】
【这就像用2000年前的快递单号查现在的包裹——看到的永远只是历史碎片!】
【我们理论上能看到过去。】
【但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与那个时代产生互动。】
【这就是关于距离2000多光年外,能否看见秦始皇登基这一问题的猜想。】
【虽然几乎不太可能。】
【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这一设想也提醒着我们,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每一束光线都可能是历史的记录者。】
【我们看到的星空,其实是宇宙的历史博物馆。】
【通过探索遥远的宇宙,截获遥远的光子。】
【我们也许能窥探到过去的秘密,了解地球和人类在漫长岁月中的变迁。】
【秦始皇的登基影像或许正在某个遥远星系被观测,但人类永远无法亲自验证。】
【这或许就是宇宙最诗意的残酷!】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也纷纷的出现。
《啊?还真能看见啊?》
《很简单,你看到的比邻星也是4年多以前的,假如2000光年外的生物的科技能清晰看到地球上的事物那就可以这么理解。》
《那外星人看到的是假的吧?》
《错!假如外星人正在观看秦始皇登基,那外星人看到的也是真实的,过去和现在都是真实的。》
《脑子要烧了。》
《大齐和大梁他们都是存在的!》
《这理论我不喜欢,就好像是说过去未来早就已经确定一样。》
《首先你要能在2000光年外准确捕捉到载着秦始皇登基的光子才行。》
《可能看得到秦始皇,但是看到秦始皇不太可能。》
《正在直播:秦始皇登基——网络延迟:1314520………………毫秒。》
《你这直播开了dLss999拼好帧是吧?》
《那有个问题,我能否看到出发前的我?》
《那你得超光速。》
《祖龙!致两千年前的你!》
而天幕外的古人们。
也是觉得这关于光速和时间的内容,很是神奇。
秦朝。
嬴政缓缓开口:“朕之登基大典,竟成了宇宙间可被窥探的影像?”
“这光的力量真是如此神奇又可怖。”
李斯在旁微微欠身,也是很感兴趣的说道: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真的有外星人。”
“也不知道是否有外星人在窥探我们大秦。”
“此乃天地间神秘莫测之事。”
“不过依臣看,最好外星人能看到。”
“这也彰显陛下之伟业,即便跨越浩瀚星空,亦为人所知。”
嬴政听了十分满意的笑了笑。
现场的大秦百官们,也都是纷纷附和的说道:“陛下伟业!跨越星空!”
“陛下伟业!跨越星空!”
明朝。
朱元璋本来只是看个乐子。
甚至还拿自己打趣。
“说不定后人们,还在观看咱当年要饭时的场景呢。”
“从乞丐到皇帝。”
“这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但欣慰的同时,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也略有些担忧的问刘伯温。
“这宇宙间的光,竟能把咱老朱家的事儿传那么远。”
“那要是有外星人故意篡改这光传播的影像,混淆视听,该如何分辨真假?”
“然后把那些假的影像,比如说什么咱老朱卖钩子的伪造内容,在宇宙中到处传播。”
“传播几千光年、几万光年。”
“甚至被后世其他子民看到。”
而刘伯温也被问傻了。
只能表示:“这就触及到臣的知识盲区了。”
“或许,压根就没有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