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上帝之鞭阿提拉!欧洲命运之战!

天幕外。

南宋,赵构看到罗马也在割地赔款。

岁币年年交。

脸上渐渐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显然也是看乐了。

“哈哈哈,这给蛮子交岁币,没想到在罗马那边也流行?”

“只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我大宋给金国交岁币,可不就是明智之举嘛。”

“诸位爱卿。”

赵构兴奋地转头看向身边的秦桧、王伦等人。

“你们看这天幕中,东罗马帝国给匈人交了岁币,匈人便不再肆意进犯,他们的日子还能安稳地过下去。”

“我大宋给金国交岁币,不也正是为了这和平嘛。”

秦桧连忙点头哈腰,谄媚地说道:

“官家圣明啊!这东罗马的做法,正和我大宋的策略不谋而合。”

“给蛮族些钱财,便能换得边境安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实乃上上之策。”

赵构听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那金国兵强马壮,若不拿出些钱财安抚,他们怎会轻易罢兵?”

“用些钱财换来和平,朕也能安稳地坐在这皇位上,享受太平。”

……

天幕视频缓缓的继续。

【而在匈人帝国的核心,有一位传奇人物。】

【他就是被后人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

【阿提拉出生于公元406年,他是匈人帝国国王蒙祖克的儿子。】

【在阿提拉的成长过程中,匈人帝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力蒸蒸日上。】

【并且阿提拉作为人质,曾经交换去了罗马。】

【在那里他学习到了罗马的文化、战术,也了解了罗马的弱点。】

【阿提拉身材不高。】

【五官扁平,眼睛眯得像刀刻的缝隙。】

【但当他瞪视敌人时,连最勇猛的日耳曼战士都会膝盖发软。】

【他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极具智慧和谋略。】

【还深知主要对手罗马的情况。】

【是匈人有史以来最可怕、最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

【公元434年,阿提拉的叔叔鲁嘉去世,阿提拉与其兄长布莱达共同继承了匈人帝国的王位。】

【在他们的统治下,匈人帝国继续向外扩张。】

【阿提拉和布莱达,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东罗马帝国的巴尔干地区。】

【他们率领着匈人的铁骑,对罗马帝国的边境地区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进攻。】

【东罗马军队在匈人的强大攻势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边境防线被迅速突破。】

【匈人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烧杀抢掠,直逼东罗马帝国的腹地。】

【东罗马帝国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不得不与匈人签订了屈辱的和约】

【向匈人支付巨额的贡金,并割让大片领土作为缓冲区。】

【然而,阿提拉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公元445年,阿提拉设计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布莱达,成为了匈人帝国唯一的统治者。】

【阿提拉独揽大权后,进一步加强了匈人帝国的军事力量。】

【他组建了一支庞大的,以骑兵为主的部队。】

【这支军队由匈人以及被其征服的各个部落的战士组成,人数多达数十万。】

【阿提拉对这支军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军事制度,使得匈人的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阿提拉率领着他的军队,对欧洲各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像前辈一样掠夺财富和土地。】

【更是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匈奴帝国!】

【阿提拉首先将矛头指向了东罗马帝国。】

【他多次率领大军进攻东罗马帝国的巴尔干地区,给东罗马帝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阿提拉的攻击下,东罗马帝国的许多城市被摧毁。】

【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二世,被迫再次与阿提拉签订和约,向匈人支付了更为巨额的贡金。】

【然而,阿提拉并没有满足于东罗马帝国的臣服。】

【公元451年,阿提拉将目光投向了西罗马帝国。】

【他以迎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霍诺利亚公主为借口,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

【包括匈人本部以及仆从军。】

【越过了莱茵河,向高卢地区进军。】

【阿提拉的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

【整个高卢地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西罗马帝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号称最后的罗马人的名将埃提乌斯,紧急拼凑起复仇者联盟。】

【除了罗马军团之外,群贤毕至。】

【西哥特重步兵、法兰克斧头兵、阿兰轻骑兵、勃艮第长矛兵……这些被匈人吊打的各部落纷纷联合起来。】

【联军试图抵挡阿提拉的进攻。】

【公元451年6月,在高卢的沙隆平原上,阿提拉的匈人军队与西罗马联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战。】

【这场战役被后人称为沙隆之战,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

【也几乎决定了后续欧洲的历史走向。】

天幕外。

汉朝。

刘彻双眼紧紧盯着那令人震撼的画面——匈人在阿提拉的率领下,几十万大军如汹涌潮水般向沙隆进军。

军旗烈烈,马蹄声仿佛都要冲破天幕传至耳边。

这军威之浩荡,大军规模之庞大。

令见惯了大场面的刘彻,眼神中也不禁满是惊讶与疑虑。

匈奴虽悍勇,但在大汉铁骑的连年征讨下,早已元气大伤。

可如今这天幕中呈现的匈人,竟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上帝之鞭?好响亮的诨名!”

“他们,当真可能是匈奴的后裔?”

“朕派大军多次出征匈奴,斩首无数,匈奴人口锐减,地盘也大幅缩水。”

“如今这匈人,竟能拥兵几十万,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刘彻也只是惊讶于匈人部队的规模。

“匈奴本就是我大汉手下败将,变成了匈人也只是逃亡途中融合了其他部族,战斗力不可能比原版匈奴强。”

“不过,虽然是杂胡乌合之众。”

“但他们能西迁,也能东归。”

“若是匈人在西边发展的好,到时候派几十万大军回我大汉惹事。”

“倒也不得不防。”

不过霍去病很显然没有那么多的疑虑。

反而带着一丝兴奋说道:“这匈人,好大的排场!”

“人确实多!”

“匈奴本就是我大汉手下败将,即便这匈人是其后裔又能怎样?”

“阿提拉?他水平如何?”

“不过呢,不管这阿提拉到底是什么水平,他的匈人部落反正肯定不行。”

“这些匈人,就算是匈奴后裔,也不过是沐猴而冠的杂胡。”

“杂胡货色,不值一提。”

天幕视频继续播放。

战斗激烈的进行着。

【战役一开始,双方便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阿提拉把最精锐的匈人骑兵藏在中军帐篷后,等日头升到最高点时突然撤去伪装。】

【阳光直射罗马联军的眼睛,而匈人骑兵趁势杀出!】

【凭借着其精湛的骑射技术和勇猛的战斗风格,匈人骑兵占据了上风。】

【然而,西罗马联军也不甘示弱,他们在名将埃提乌斯的指挥下,顽强抵抗。】

【阿提拉很熟悉罗马人,他知道罗马人已经拉跨了。】

【联军最强的是西哥特人,只要击溃西哥特人,就能轻易取胜。】

【于是匈人主力重点向左进攻,压着西哥特人打。】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被流箭射中眼球,随后坠马被乱军踩死。】

【眼看西哥特大军陷入混乱。】

【他的儿子托里斯蒙德立刻跳上马背,振臂高呼!】

【这波热血操作让西哥特战士集体暴走,硬生生顶住了混乱,反而以哀兵姿态反杀,把匈人右翼撕开缺口。】

【最终,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阿提拉的军队在联军的顽强抵抗下,逐渐陷入了困境。】

【阿提拉意识到,继续战斗下去对自己不利。】

【于是选择撤退。】

【但随即兵败如山倒。】

【当夕阳染红沙隆平原时,战场上躺着16万具尸体,连秃鹫都吃到打饱嗝!】

【阿提拉败退撤回大营,用匈人的游牧大篷车组成环形防线。】

【匈人想要撤退。】

【但是罗马军团近战不行,远程却可以乱杀。】

【匈人骑兵无法突围。】

【于是阿提拉把自己劫掠来的堆积如山的宝物,垒成一座大山,自己坐在山顶,

【打算如果顶不住就带着财宝自焚。】

【西哥特骑兵杀红了眼,连续几波冲阵,但都被匈人击退。】

【匈人苦苦支撑。】

【联军士气高涨。】

【各路蛮族首领纷纷商议。】

【准备要么不计代价强攻,要么彻底围死阿提拉。】

【总之,一定要把给他们带来恐惧的匈人帝国之王给杀掉。】

【罗马统帅埃提乌斯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必须要有一个巫妖王!】

【外部的匈人只是来抢钱,最多占领莱茵河区域或者高卢。】

【而眼下这些和罗马联盟的蛮族部落,才是帝国的心腹大患。】

【留着阿提拉的匈人,自己还可以谈合作,双方一直压制蛮族部落。】

【毕竟埃提乌斯也非常的了解匈人。】

【于是埃提乌斯劝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德立刻回国,先坐稳王位再说。】

【以免夜长梦多。】

【一语惊醒梦中人,托里斯蒙德率军回国登基。】

【战斗力最强的西哥特人走了,其余联军也就陆陆续续撤退。】

【阿提拉也撤军,退回了莱茵河东岸。】

【决定了法国地区甚至欧洲命运的沙隆会战,就这样以阿提拉被击退。】

【巫妖王依然存在。】

【匈人依然无敌。】

【他们依然既威胁罗马帝国,又压制蛮族,间接的保护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