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雅尼镇

雨越下越大,闪电划破天际,在滚滚的雷声中照亮了坦克冷酷的轮廓。

豆大的雨滴打在坦克的装甲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仿佛是在为敌人的生命倒计时。

第一装甲师过河后直插梅斯,第一机械化师紧随其后。

新组建的两个摩托化师,则分成两个方向沿着默兹河进攻。

他们将从后方包抄德军的默兹河防线,这能让贝当和福煦的部队顺利过河并对敌军展开全面进攻。

此时贝当和福煦对战局一无所知,夏尔的作战计划没有向他们透露,他们以为这样的对峙至少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更久。

……

贝当依旧在比藏西指挥部队构筑防御工事,他做得很仔细,对每一座桥梁都做了细致的火力分配:

桥头用半圆形战壕包围,前方挖好反坦克壕拉上铁丝网。

第二重火力是几挺马克沁机枪,它们使用交叉火力对桥面实施封锁。

第三重是迫击炮,第四重75炮,第五重榴弹炮……

作为一名“防御专家”,贝当恨不得用子弹、炮弹将桥堆满。

而且每一座桥都是如此,有些还构筑起碉堡加强。

他对自己的“杰作”扬扬自得,心想,就算让夏尔来进攻他布下的这道防线,只怕也是九死一生吧。

这时,参谋接了电话后匆匆跑到他跟前:“将军,第一装甲军来电,夏尔的部队已突破了默兹河防线,第72摩托化师正在对岸进攻敌人防线,希望我部做好进攻准备!”

贝当愣了好一会儿,才问:“你说什么?夏尔突破了默兹河防线?他,他是怎么做到的?”

……

福煦与贝当不同,身在梅济耶尔的他始终在规划进攻。

他脑海里想的是以梅济耶尔为基地扩大战果。

梅济耶尔的好处是他在默兹河东岸,不存在渡河的困难。

然而,色当却挡在前进的道路上,这是座要塞城市,到处是易守难攻的古堡和工事。

(上图为色当古堡,保存至今)

尤其色当还卡在阿登森林和默兹河之间狭窄的通道内,就像一块巨石似的挡住了出口。

福煦考虑了许多进攻方案:

像夏尔一样从阿登森林绕过色当进攻。

但经过上次一役后德国人已有了准备,他们的防线已深入森林并在那构筑了工事。

从默兹河夹击?

这似乎也不行,德军在色当布署有两个榴炮团,他们的火力已足以封锁河道。

就在福煦愁眉不展时,通讯兵惊喜的向他报告:“将军,夏尔成功渡过默兹河,他的部队正沿河北下进攻德军岸防部队,希望我们做好接应准备!”

福煦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夏尔的部队已经过河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

雅尼镇是从凡尔登到梅斯的必经之路。

曼施坦因带着他的机动旅先一步赶到这,他打算在这给夏尔一个“惊喜”。

赶到后他第一时间让部下驱逐镇里的居民。

他认为将反坦克炮布设在镇内会更有优势,房屋、街道、建筑等,都会是反坦克炮绝佳的掩护。

曼施坦因知道留下居民对德军更有好处。

居民都是法兰西人,夏尔的部队投鼠忌器,打起来难免畏首畏尾。

但身为贵族的曼施坦因不屑做这样的事。

“我要堂堂正正的获得胜利。”曼施坦因对部下说:“我要让夏尔输得心服口服,让所有人都知道夏尔是可以被打败。胜利永远属于我们,属于德意志!”

或许是受曼施坦因豪言壮语感染,机动旅上下士气高昂积极备战。

在部队忙着时,曼施坦因问参谋:“知道夏尔是怎么渡河的吗?”

路上他一直为这事感到困惑,那可是默兹河,夏尔怎么可能半小时就打穿防线并向腹地穿插。

“不,上校。”参谋回答:“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情报。”

时间太短了,德军溃散的部队还没来得及往上级汇报,上级当然不可能将信息下传。

正因为这,曼施坦因对夏尔的新型坦克一无所知,他还在想着反坦克炮将“夏尔A1”一辆接着一辆掀翻的场景。

几架飞机从空中低空飞过,没有扫射也没有投弹。

它们受雨幕的影响除了粗略侦察外什么也做不了,这也是曼施坦因的部队能安全并及时赶到这里的原因之一。

曼施坦因抬头朝飞机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转头下令:“命令,全体战斗准备,敌人就要来了。”

那几架飞机是为夏尔的部队侦察前方敌情的。

不过当然,它们应该没发现什么。

这意味着夏尔很可能会一头扎进这个包围圈。

……

但曼施坦因却想错了。

侦察机的确没发现埋伏在镇内的德军,但它们却看到了成群结队的被赶出镇的居民,并把这情况及时向夏尔报告。

夏尔马上猜到德军在雅尼镇布下伏兵。

“怎么办?”提贾尼皱眉问:“雅尼镇是必经之路,要绕过它不是不可以,但至少会多出三小时路程。”

三小时是保守估计,实际会长得多。

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就会有越多德军围上来挡在前进的路上。

夏尔没有迟疑,冷声下令:“打过去,用最快的速度!”

……

曼施坦因将指挥部设在镇中心的教堂内,他站在钟楼上用望远镜很容易就能观察到法军展开的进攻。

公路从教堂右侧经过,如果夏尔的部队能打到这里,曼施坦因还有可能与他见上一面。

不过曼施坦因相信夏尔无法做到。

因为街道只容许三辆坦克并排通过,只要两辆坦克被击毁,夏尔前进的路就会被挡住。

这是一场没悬念的战斗,曼施坦因想,夏尔不败的神话必定会在这里被戳破!

忽然,公路另一头传来坦克发动机的“隆隆”声。

来了!

曼施坦因马上将望远镜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雨幕中依稀有点坦克的影子,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终于,两辆并排而行的坦克闯入望远镜的光圈。

当曼施坦因看清坦克的样子时,猛地睁大了眼睛。

该死,那不是“夏尔A1”,那是新型坦克,它看起来比“夏尔A1”大得多也厚实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