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205章、皇帝不爱财?

朱常洛和温纯的第一回“交手”并不愉快。

那时候,是山海关民变的消息刚刚传遍京城朝野,一时不知多少人大肆弹劾外派内臣,而后有了朱常洛发脾气说群臣“凌迫皇权”。

在那之后,温纯却也没受什么重责。

因为那个时候的情况,温纯只是在那个位置上,他面对沈一贯和当时朝堂上势大的浙党又能有多少能量?

反倒是之前朱常洛刚刚完成太子册立大典,沈一贯和当时的礼部尚书余继登一起以禅位诏书和登基诏书不知怎么拟为由想要推动余继登入阁时,温纯和田乐、李戴、陈蕖等人都是没有附和沈一贯他们的。

到后来,泰昌元年的江南大案,今年请派御史“规劝”地方,温纯对朱常洛总体上是听话,“认同”的。

现在田乐疑惑了一句之后,想了想就说道:“温希文倒是一向清白奉公。臣想起来,昔年赵孟静在阁时想过更改京营之制,以三大将各统一营。当时一选是恭顺侯,二选则是两个没有勋爵之身的武臣。恭顺侯说什么耻与之同列,穆庙就改以三勋臣。此事,当时温希文在兵科,他是说过应当广求将才,毋拘世爵的。”

“这只是其一。”朱常洛说道,“朕觉得可用他,还因为军纪都察署本就要在枢密院之下专立一署都察大明武职,武选也应当公正一些,以免埋没将才。另外还有一点,他到枢密院,得带一些人过来,都察院那边的水也可以活起来,让希治所说壮者走得顺一些。”

“陛下所虑甚是周全。”田乐行了礼之后说道,“但温总宪愿不愿,臣不敢断定。”

“因为沈鲤大他八岁?”朱常洛笑了笑,“既然希智说他一向清白奉公,朕总要问问他才是。”

田乐比温纯年纪更小,身体更好。

反而沈鲤大温纯八岁。

既然没有翰林出身也可为“相”了,温纯继续做着左都御史,当然是离下一个实职台相最近的人。

和温纯的沟通,朱常洛就没有放在当天来办。

但是让吕兆熊还朝、让彭国光入京述职的旨意也发出去了,他们当然都是要先来面圣的,枢密院之外暂时还不知道皇帝召他们是做什么。

朱常洛先去了坤宁宫关心即将临盆的郭兰芝。

从去年十一月有了喜讯,到如今的七月里,郭兰芝按去年十月受孕算到现在,因为还有一个闰二月,所以已经是足月了,随时可能生育。

这自然是皇宫之中一等一的大事,后宫都在全力为此做准备。

虽然皇帝从今年开始也多有临幸其余各宫,十足龙精虎猛,但雨露均沾,君恩毕竟是分散在不同的娘娘身上。

所以在其他各宫未有其他娘娘受孕喜讯的当下,只要皇后诞下皇子,那就是既嫡且长,天命储君。

这样的时间点,浙江那边关于舒柏卿的题本、奏本都到了京城,从大名府出发的李化龙经陆路到了京城,六月十三就到了扬州的顾宪成、高攀龙、曹学佺、臧懋循也到了京城。

朱常洛回到乾清宫之后,养心殿那边专门负责整理奏本的刘若愚不敢怠慢,把朱常洛请到了那边。

“……二十七万多两银子?一个县?”

朱常洛十分震惊,因此问了一句刘若愚。

“奴婢问过邹义了,还有题本。”刘若愚说道,“对了一下数目,奏本里的是实话。现在题本那边,大学士们和三法司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单是浙江上下,不少地方听闻了长兴知县的做法,都有微词。更有言官弹劾,说道虽是为国办差,但钻了自首免罪的空子,他既然是这么多害民之案的同谋,也不容姑息。”

朱常洛是懂得的。

大明地方上的烂状怎么能这么赤裸裸地掀开给皇帝看?

可以断定,哪怕有二十七万多两银子的巨款,也不能说舒柏卿已经把长兴县这么多年的烂状都彻底揭开了。

但他比矿监税使好高的效率不能鼓励,哪怕是朱常洛也不能鼓励。

朱常洛是想开窗子而装作掀屋顶,舒柏卿是刨地基把长兴县改成框架结构了。

这么打样,如果整个大明都这样,那么将来自然好重新布置,但还不到时候。

至少枢密院的体系还没构建稳固。

“……既然是奏请朕圣裁,这事……召王锡爵和三法司首官来养心殿吧。”

歇不了,这事确实必须尽快给出决断。

舒柏卿的做法毕竟是破坏性的。朱常洛知道他开始时搞了那么几家,后来包括这次被召入京的臧懋循就低了头,但没想到后来

仍旧马不停蹄整出这个大的成果来。

刚刚到达京城的臧懋循并不是因罪入京的,他毕竟是“自首”,可免罪。

故交好友还有一些,因此也听闻了公开的题本内容。

知道有那么多人弹劾舒柏卿,他不由得有些期待,想出一口恶气。

但是三法司的首官们不这样想,这事两难了。

听到皇帝召见,他们自然即刻入宫。

紫禁城里,王锡爵蒙宣,太常大学士申时行却只继续呆在文华殿里。

这就是中枢衙署大改之后的新变化了:有不少大事,现在绝不会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大学士在场。

他们到了养心殿,朱常洛开门见山:“有关湖州府长兴知县舒柏卿的奏本题本都来了许多,你们恐怕也在为难。该如何处置,先听听三法司的意见。”

于是王锡爵、温纯、被提拔为大理寺卿的郭正域都看向去年底从南京刑部调到北京刑部的赵参鲁。

能调任北京刑部尚书,赵参鲁当然是“高升”了。原本暂署刑部尚书之职的北京刑部左侍郎和他对调,这算是皇帝对于去年南京三法司配合了萧大亨的褒奖,也进一步加强对南京的掌控。

赵参鲁本身就久在南京任官,现在作为三法司当中主管刑名的一环,他确实该率先发表意见。

只不过舒柏卿自首为同谋,这个“案子”不是寻常案件。

“……臣以为,舒柏卿即便不问罪,也不宜再就任江南了,该迁往边陲之地,或另任闲职。”他看了看皇帝,犹豫了一下又说道,“江南有些地方这么做也许没问题,但有些地方毕竟民风不同,不宜让各地听闻处置之后都效仿。”

朱常洛不置可否,又看向温纯。

温纯也犹豫了一下,而后说道:“臣倒以为,此人可擢为科道言官。既已有酷吏之名,不妨人尽其用。至于各地会不会效仿,臣以为可以在那些赃银处置上下功夫。”

朱常洛最后看着郭正域。

作为朱常洛还是皇长子之时为他讲过课的讲官,郭正域此时毫不犹豫地说道:“臣以为该当革职拿问!此人推行政令自然无过,以自首为同谋令长兴官绅人家都速速认罪或自首也无过,但既然恶行累累已彰天下,不责问则于吏治百害而无一利。何况此人心机深沉,欲借自首免罪之机,欲成忠勇孤臣之名,德行堪忧!”

大理寺管复核,如果郭正域是这个态度,那就意味着刑部的意见在他这里通不过。

朱常洛并不喜欢过于绝对的说法,所以什么百害而无一利,对他来说不成立。

但对地方而言,舒柏卿会让其他府州县的官绅感到极大压力。

就算对长兴百姓而言,舒柏卿固然为部分百姓做了主,但在更多的百姓心目中大概只会留下一个印象:县尊过去竟伙同那么多乡绅人家害了我们这么多。

狗咬狗罢了。

“元驭,你说呢?”朱常洛最后问王锡爵。

“臣以为,温总宪所言有理。”

王锡爵这么一说,郭正域不由得凝重地看向了他。

“允自首免罪,正因陛下知道地方官总难免和光同尘。若重惩舒柏卿,其他地方官不免顾忌。眼下要分开来看:地方官什都怕的是陛下以长兴县为准绳,但地方官还担心将来的事情不好做。故而,臣以为舒柏卿其人当免罪、重用,但所得赃银,则需明白告诉地方,朝廷意不在搜刮。”

朱常洛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题本上的数目是隐去了的,另外还有十万两。”

四个人脸色都变了,确认了一遍:“总计二十七万余两?”

“是啊。一同先行去长兴问舒柏卿的应天巡按和湖州知府都奏来,数目太大,他们奏请存留十万两,让舒柏卿戴罪立功,造福一方,把这十万两在将来几年里通过诸多善政慢慢用掉。”朱常洛看着王锡爵,“朝廷意不在搜刮,那么解送多少到诸库?那样一来,长兴岂不是要留二十多万两?”

“……真酷吏也!”郭正域义愤填膺,“陛下,此等贪官,如何能留?”

朱常洛对这个“老师”的印象很淡,现在也无需通过拉拢所谓“帝师青壮”来获得朝廷嫡系班底。

郭正域与温纯意见截然不同,无非是郭正域更年轻罢了。

翰林出身,已经是大理寺卿,沈鲤和温纯之后,他自然是鉴察院内将来的三号人物。

现在听了郭正域的话,朱常洛知道他实在太年轻了一些,也太上头了一些。

“他是贪了。去年退了一万两作为朕大婚贺礼,今年却退无

可退。王德完奏本明白,他查过舒柏卿了,田产珍玩已悉数变卖。”朱常洛看着赵参鲁和温纯,“江南为官,迎来送往,就算每年孝敬不少,如果不是大肆贪墨,也攒不下多少银两吧?”

赵参鲁低着头,温纯做过刘元霖之前的一任浙江巡抚,闻言只说道:“这么多年长兴知县,还变卖了田产珍玩才凑足万两,他确实是把每年所得孝敬都大体退了。”

“所以现在那么多赃银都不好处置!”朱常洛有些愤怒,“区区一县,动了些真格,一下子就追出这么多赃银,地方小民之苦可见一斑!各地以长兴县的几成为准绳?明面上的一半便是近十万两,实际上的一半更是近十四万两!即便湖州府是富庶之地,整个大明应当有多少?不论是多少,骤然多出几百万千万两之巨的赃银,该怎么处置?”

王锡爵看着他,心里转的第一个念头是:如果太上皇帝听闻,只怕就以二十七万余两为准绳。

如今圣上居然愁银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