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金戈曜日旗旆扬(八)
图们汗下令把掘井得来的水优先给战马饮用之后,大军清晨出发,准备冒着暑气行军两日赶赴小凌河。
马芳、李成梁派出的侦骑紧紧盯着蒙古人的动向,连马芳也不得不佩服这帮蒙古人,尽管是现在这样的暑气极盛之时,蒙古人还是找到一处有地下水的地方暂且安营,蒙古人通过掘井还是获取了一些水源使得他们可以继续坚持下去,这点大部分的官军恐怕都做不到。
而戚继光作出了最后的决断,亲率大军主力,迎击蒙古人,这点让麾下的很多将领都不明白,官军主力是步兵,按理说据守营盘是最稳妥的方案,凭借营寨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官军在火器上的优势,而一旦脱离营寨,在茫茫草原上与骑兵作战,不是自讨苦吃吗?
面对众将的疑惑,戚继光阐述了自己的理由,戚继光说道:“夫战,勇也。我必先出而夺彼之气,以堂堂之阵,战而胜之,使北虏不敢南窥也!”
戚继光认为,官军主动出击,能够最大程度的达成战术突然性,能够给蒙古人最大的心理震撼,同时不但要击败蒙古人,还要在心理上给蒙古人以沉重打击,彻底从心理上给蒙古人蒙上阴影,使得他们不敢再起袭扰大明的心思。
同时戚继光命令统帅骑兵和马芳、李成梁明日见机行事,自行决定时机,戚继光相信马芳和李成梁两位宿将能够抓住最佳的战机。
隆庆十年七月二十三日,清晨,官军士卒饱餐之后,列队出营,戚继光留了万余士卒看守营寨,而后七万余官军列队出营,戚继光为蒙古人选择的战场是一处离小凌河不远的高岗,说是高岗,其实就是草原上的一处土丘罢了,但是越过这个土丘,就可以抵达小凌河了。
戚继光命令蓟镇车炮营结阵,依托战车抵御蒙古人,这次官军配置了连同佛郎机在内的火炮近八百门,燧发火铳一万五千支,同时其他各类火器也都携带的不少,戚继光命令士卒暂且休息,等待蒙古人到来。
图们汗率领的六万蒙古骑兵,如同铁流一般,浩浩荡荡的直奔小凌河,马蹄踏起的沙尘如同乌云一般,战马踩踏地面的震动如同踩踏在每个官军士卒的心头上。这些官军士卒,很多人一生都从未见过这么多骑兵,如同黑云压城一般,蒙古人的骑兵在距离官军五里之外停下来了。
面对着庞大的蒙古骑兵,不少官军士卒们心有惴惴,戚继光见状,命令中军唱起朱载坖钦定的大明官军军歌: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惟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贼奴兮觅个封侯。
最开始是戚继光的中军唱起来,随后是蓟镇车炮营、亲军诸卫和蓟辽大宁的援兵,官军的歌声直上云霄,士气也提振起来了,面对蒙古人也没有之前那么恐惧了,虽然土蛮没有见识过蓟镇车炮营的威力,但是官军阵营中这么多黑洞洞的炮口可不是当耍的。
蒙古人很清楚,眼下只有击败戚继光才有活路,背后的马芳、李成梁部肯定都在摩拳擦掌,等着给蒙古人的后背狠狠来上一刀。
不过图们汗和拱兔等人也不傻,他们现在有土蛮部的汗帐精锐,但是需要有人为汗帐精锐消耗官军的弹药,蒙古人和官军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官军的火器还是很了解的,虽然官军的火炮等火器犀利,但是装填太慢,只要能够骗到官军的火器提前开火,由于火器的装填十分费时,在这个空当里只要蒙古人能够利用好,近身施展自己的骑射本领,往往可以一次将官军击溃。
现在官军虽然有战车作为掩护,但是战车毕竟不是城墙,面对蒙古人的弓箭还是没有足够的防护力。
所以图们汗命令兀良哈部为图们汗的汗帐精锐吸引火力,充当炮灰,虽然董狐狸极不情愿,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仍旧指挥自己的部众小心的上前,兀良哈部由于长期在蓟镇边外活动,对于官军的各种火器的射程和性能还是比较了解的。
像官军中威力最大,射程也最远的射程可以达到三里,但是极为沉重,戚继光显然不可能携带的,至于官军的佛郎机和虎尊炮,射程就更短了,佛郎机使用实心弹丸时还能够有一里的射程,但是若是和虎尊炮一样发射霰弹的话,就只有百余步作用的射程了,而官军的各种火铳,其射程也就在百余步左右。
所以董狐狸将距离设定在一百五十步,认为这个距离还是还是比较安全的,见蒙古人开始动了,戚继光严令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准提前射击,有违抗军令者,立斩不饶。
戚继光比蒙古人提前到达战场,自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戚继光已经提前在阵前做好了射击标记物,一百五十步、一百步、八十步均设置了射击标记物,并且通过各级军官传达给了每个士卒,绿色的石头是一百五十步,红色的石头是一百步,阵前的拒马就是八十步的标记。
进入一百五十步,六斤火炮开火,进入一百步,三斤、四斤火炮开火,进入八十步,火铳等所有火器齐射,有了射击标记物和参照物,士卒由于紧张而提前射击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在兀良哈的骑兵进入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官军的六斤铜炮开火,实心弹丸呼啸而去。
作为现在官军野战火炮中威力最大的火炮,六斤火炮发射实心弹丸的射程其实是远超一里的,不过戚继光要将蒙古人放进再打,好取得更好的战果,也让士卒们看看大明的火器之威,提振士气。
果然,六斤的弹丸将蒙古骑兵连人带马都撕裂了,弹丸去势不减,在地面反弹,又将十多名蒙古骑兵打死,哀嚎之声官军士卒在阵前都听得清清楚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