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朱七爷
第761章 鲲
难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得益于压缩空间技术的发展,马哲杞可以制造出拥有巨大内部空间的货运飞船,只是这种超级大件的运输毕竟属于稀有情况,如果单独制造空间如此巨大的货运飞船实在是有些浪费了,要知道压缩如此庞大空间每天所消耗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
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和兼顾成本,马哲杞团队联合陈三水团队开发出第一代变频货运飞船。
这是一艘能够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内部压缩空间大小的飞船,最大功率下可以装下星门组件这样的庞然大物,0功率下就恢复成正常的装货空间。
因为是运输超大件的货运飞船,整个飞船前端都是货舱口,舱门打开后飞船就像是吃不饱的怪兽一样一点点把货物吞进肚子里。
为了满足装货需求,整个飞船设计超过80%的部分都是货舱,控制大厅和动力模块所占的区域仅仅只有20%。
尽管货运飞船的尺寸要远超一般的飞船,可是仅仅20%的空间分给指挥大厅和动力模块这显然是不够的,更不要说还有诸如雷达扫描、舰载服务器模块、船员休息等区域需要侵占这本就不多的空间。
这就注定了这艘被命名为鲲的第一代货运飞船自身所拥有的动力极其微弱,在最大功率满载货物后,鲲本身甚至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自身。www..Com
要知道压缩空间技术虽然可以让单位空间容纳更多的物质,这些物质的质量也同时被叠加进压缩后的空间内,你可以理解为空间密度增加了。
比如500g一瓶的矿泉水运用空间压缩技术将两瓶水压缩进一个瓶子里,外观看这就是一瓶水,但它的质量却变成了1000g,而当你打开瓶口倒出100ml矿泉水时,所倒出来的水密度并不会发生改变依然是100g。
装载了星门组件的货运飞船质量是飞船本身和星门组件质量之和,这么大的质量下它需要足够的动力才能推动飞船航行。
单纯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显然是不可能的。
马哲杞倒是能够将设计方案更改成拥有足够动力模块的货运飞船,还是那句话,他要综合考虑飞船未来的使用场景,不可能设计一艘飞船仅仅只是为了运输星门组件,在星门组件运输完成后飞船没有合适的使用场景只能停靠在港口落灰。
为了让鲲在未来能够拥有更多的使用场景,马哲杞为鲲设计了标准外挂动力模块。
每一个标准外挂动力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核聚变引擎,独立的引擎通过标准插槽与鲲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接受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
一艘鲲最多可以外挂8个标准动力模块来提供航行所需的动力。
看到这里,有同学可能就不理解了。干嘛一定要设计外挂动力模块?直接在鲲上设计更大的引擎不就好了么?飞船引擎也不是每次都是全功率开启的,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引擎功率来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动力需求,也不会浪费燃料。
说的没错,只是你以为马哲杞没有想到这一点嘛?设计外挂动力模块肯定是有它的好处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水字数……
假设鲲本身自带的引擎功率和外挂动力模块功率一样,那么一艘鲲最大能够拥有9倍标准引擎动力。
现在有甲乙丙三艘鲲,外挂动力模块15个,现在要运输某个超大装置。根据计算每一艘鲲装完货后需要6倍标准引擎来提供动力,那么此时甲乙丙三艘鲲只需要各自外挂5个动力模块就可以了。
这么看是不是要比直接生产9倍引擎动力的鲲要稍微省一点钱?
另外,同样是6倍标准引擎动力,采用外挂动力模块等于让鲲拥有6个引擎,如果其中某个引擎出现故障还不至于让鲲停车,假如坏掉的是外挂动力模块,危机时刻鲲还可以主动抛掉模块来保证自身的安全。这也是船体内引擎无法做到的事情。
鲲的设计就彻底解决了星门组件运输的难题了嘛?
其实并没有,星门组件长100公里,宽1公里,厚达10米,这个尺寸远不是货舱大门仅仅只有100米*15米的鲲所能装载的。
这要如何是好?
马哲杞大手一挥,这都不叫事!
鲲的货舱是可以展开进行拼接的,也就是可以让多个鲲的货舱展开相互拼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依靠鲲内部相互兼容的空间压缩协议,拼接后的鲲依然可以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压缩。
按照星门的尺寸,14艘鲲完全展开重新拼接成一个圆柱形货舱后完全可以装载星门组件,同时还能够把星门上配套的热核聚变反应炉给装进去。
14艘鲲外挂了近100个动力模块组成了一艘巨无霸运输飞船总算是将星门组件给装载运输离开,而像这样的巨无霸运输飞船帝国足足出动了三艘才将星门完整地运离生产基地。
随着三艘组合鲲运输飞船的加入,七杀号战列舰和其它星舰也逐一启动引擎进入预热状态。
帝国皇室专用的摆渡飞船从帝星上起飞,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朝着七杀号的方向快速飞行,今天是七杀号战列舰起航的日子,按照日程推算,七杀号现在启程差不多年底前后可以进入h星系的引力范围。
拥有最高权限的摆渡飞船顺利与七杀号进行了交会对接,易阳、唐锦、易雪和禁卫军全体成员依次走进七杀号内。
在对接舱的门口厄尔庇斯早就安排好内部的敞篷观光车来迎接他们的到来。
观光车有一辆四座小车和两辆8座大车组成,不用说看起来就豪华一些的四座小车是为易阳、唐锦和易雪准备的。
等到众人全部坐上车后,三辆观光车飞快地在通道里行驶起来,车子前部的导航系统上清楚地标明了此时车子位于七杀号的什么部位。
十分钟后,观光车来到了七杀号的指挥大厅,这里面包括安妮、神裂、dfbb1号在内早些时候就登上七杀号的军官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和兼顾成本,马哲杞团队联合陈三水团队开发出第一代变频货运飞船。
这是一艘能够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内部压缩空间大小的飞船,最大功率下可以装下星门组件这样的庞然大物,0功率下就恢复成正常的装货空间。
因为是运输超大件的货运飞船,整个飞船前端都是货舱口,舱门打开后飞船就像是吃不饱的怪兽一样一点点把货物吞进肚子里。
为了满足装货需求,整个飞船设计超过80%的部分都是货舱,控制大厅和动力模块所占的区域仅仅只有20%。
尽管货运飞船的尺寸要远超一般的飞船,可是仅仅20%的空间分给指挥大厅和动力模块这显然是不够的,更不要说还有诸如雷达扫描、舰载服务器模块、船员休息等区域需要侵占这本就不多的空间。
这就注定了这艘被命名为鲲的第一代货运飞船自身所拥有的动力极其微弱,在最大功率满载货物后,鲲本身甚至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自身。www..Com
要知道压缩空间技术虽然可以让单位空间容纳更多的物质,这些物质的质量也同时被叠加进压缩后的空间内,你可以理解为空间密度增加了。
比如500g一瓶的矿泉水运用空间压缩技术将两瓶水压缩进一个瓶子里,外观看这就是一瓶水,但它的质量却变成了1000g,而当你打开瓶口倒出100ml矿泉水时,所倒出来的水密度并不会发生改变依然是100g。
装载了星门组件的货运飞船质量是飞船本身和星门组件质量之和,这么大的质量下它需要足够的动力才能推动飞船航行。
单纯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显然是不可能的。
马哲杞倒是能够将设计方案更改成拥有足够动力模块的货运飞船,还是那句话,他要综合考虑飞船未来的使用场景,不可能设计一艘飞船仅仅只是为了运输星门组件,在星门组件运输完成后飞船没有合适的使用场景只能停靠在港口落灰。
为了让鲲在未来能够拥有更多的使用场景,马哲杞为鲲设计了标准外挂动力模块。
每一个标准外挂动力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核聚变引擎,独立的引擎通过标准插槽与鲲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接受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
一艘鲲最多可以外挂8个标准动力模块来提供航行所需的动力。
看到这里,有同学可能就不理解了。干嘛一定要设计外挂动力模块?直接在鲲上设计更大的引擎不就好了么?飞船引擎也不是每次都是全功率开启的,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引擎功率来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动力需求,也不会浪费燃料。
说的没错,只是你以为马哲杞没有想到这一点嘛?设计外挂动力模块肯定是有它的好处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水字数……
假设鲲本身自带的引擎功率和外挂动力模块功率一样,那么一艘鲲最大能够拥有9倍标准引擎动力。
现在有甲乙丙三艘鲲,外挂动力模块15个,现在要运输某个超大装置。根据计算每一艘鲲装完货后需要6倍标准引擎来提供动力,那么此时甲乙丙三艘鲲只需要各自外挂5个动力模块就可以了。
这么看是不是要比直接生产9倍引擎动力的鲲要稍微省一点钱?
另外,同样是6倍标准引擎动力,采用外挂动力模块等于让鲲拥有6个引擎,如果其中某个引擎出现故障还不至于让鲲停车,假如坏掉的是外挂动力模块,危机时刻鲲还可以主动抛掉模块来保证自身的安全。这也是船体内引擎无法做到的事情。
鲲的设计就彻底解决了星门组件运输的难题了嘛?
其实并没有,星门组件长100公里,宽1公里,厚达10米,这个尺寸远不是货舱大门仅仅只有100米*15米的鲲所能装载的。
这要如何是好?
马哲杞大手一挥,这都不叫事!
鲲的货舱是可以展开进行拼接的,也就是可以让多个鲲的货舱展开相互拼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依靠鲲内部相互兼容的空间压缩协议,拼接后的鲲依然可以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压缩。
按照星门的尺寸,14艘鲲完全展开重新拼接成一个圆柱形货舱后完全可以装载星门组件,同时还能够把星门上配套的热核聚变反应炉给装进去。
14艘鲲外挂了近100个动力模块组成了一艘巨无霸运输飞船总算是将星门组件给装载运输离开,而像这样的巨无霸运输飞船帝国足足出动了三艘才将星门完整地运离生产基地。
随着三艘组合鲲运输飞船的加入,七杀号战列舰和其它星舰也逐一启动引擎进入预热状态。
帝国皇室专用的摆渡飞船从帝星上起飞,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朝着七杀号的方向快速飞行,今天是七杀号战列舰起航的日子,按照日程推算,七杀号现在启程差不多年底前后可以进入h星系的引力范围。
拥有最高权限的摆渡飞船顺利与七杀号进行了交会对接,易阳、唐锦、易雪和禁卫军全体成员依次走进七杀号内。
在对接舱的门口厄尔庇斯早就安排好内部的敞篷观光车来迎接他们的到来。
观光车有一辆四座小车和两辆8座大车组成,不用说看起来就豪华一些的四座小车是为易阳、唐锦和易雪准备的。
等到众人全部坐上车后,三辆观光车飞快地在通道里行驶起来,车子前部的导航系统上清楚地标明了此时车子位于七杀号的什么部位。
十分钟后,观光车来到了七杀号的指挥大厅,这里面包括安妮、神裂、dfbb1号在内早些时候就登上七杀号的军官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