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狼真的来了
“我在这。有什么事,瑞文先生?”
“这个嘛,我需要借一笔钱,数目不小,非常着急,呃,最好能多给点宽限。原因可以概括为......”
他停下组织起了语言,良久之后,只憋出了一句话。
“......这个世界不能再失去一名品格高尚的英雄人物了。”
“你想要多少?”齐格飞先生没有过问细节。
“......四百三十二万烈洋左右,也许还要附带些利息,但我想对方应该还有些没周转出去的部分,足以填补零头。”
这快相当于自己公司的全部启动资金了!他暗暗想道,希望逐渐在脑海中冷却下来。也许齐格飞先生压根就支配不了这么多现金,也许他本人也有困难。
齐格飞先生也沉默了片刻,随即,令他惊喜地答应了下来。
“我会帮你,但是我的周转也需要些时间。你的朋友等得起三到四天吗?”
“三到四天......”
依照烈日历,今天才周三,也许勉强能赶上,但还是太紧了!一个星期的宽限只是理论上,万一灵克斯银行提前传唤伊萨克先生,那自己的努力就白费了!
“有没有办法延迟祭品银行的宽限期?”瑞文询问捷特。
“就像要被送进屠宰场的动物一样,需求量少,宽限期自然就会长一些。但祭品银行背后的供应链连接着整个上层社会的需求市场,别说我们,就连洛克菲尔都未必能控制。”
“当然,银行也有偶尔向舆论压力服软的情况,但我不觉得你的朋友能在短期内成为轰动全城的知名人物。”
“嘶......”
下次早点坦白啊,伊萨克先生!
“还有什么地方能快速贷到钱的吗?之后再用齐格飞先生的那笔填上。”瑞文追问。
“喔,喔!老兄,我必须给你提点小建议。除非事情关乎你自己的生死,否则别随便拿信用当儿戏,更别提滚动贷款。要是出了哪怕一星半点的差错,就永远回不了头了!”
“所以,真的连一个稳妥的办法都没有?”
“有。”捷特话锋一转。
“如果市价这两天没跌太多的话,还有拿另一条人命来换的希望。他家里应该还有亲人吧?”
“绝对不行!”
“那就没办法了。遗憾的是,你没法拿仇敌的命来还你自己的债。如果贷款不完全出于自愿,那市价早就跌破了新低。”捷特摇头。
“老实说,能有活下去的希望已经是个奇迹了。能从祭品银行嘴里飞走的鸭子本就寥寥无几。如果你的朋友能等到那笔钱,他可以说是全城最幸运的那小撮人之一。”
瑞文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
坦白说,要不是有齐格飞先生撑腰,他真的就爱莫能助了。
捷特的另一台电话忽然响了起来,他接起听筒,五官很快就皱了起来。
“洛克茜,跟我出去一趟,城南报社出事了。”
“城南报社?”瑞文跟着弹了起来。他前不久才从那里离开!
“又怎么了?”
“有位和221调查局密切合作的女记者失踪了。从现场的迹象看,不排除是许卡格帮派头目阿尔卡朋所为。”
“阿尔卡朋?!”
这算什么?狼来了?
狼真的来了?
不会就是真正的“红狼”吧?
“那记者叫什么名字?海勒?是海勒女士吗?”
“她和你正在处理的问题也有关?”捷特偏了偏脑袋。
“走,我跟你们一块去!”瑞文冲向没关严的门,几乎是用肩膀撞了出去。换回轻便黑衣,扎着马尾辫的洛克茜面无表情地穿过墙壁,漂浮在了院子上空。
“我回来再吃饭,玛拉!”捷特向空荡荡的沙发一侧喊了一句,仿佛他母亲刚才一直坐在那聆听这段对话。
伊萨克先生一脸奇怪地等在路口处,冲瑞文招了招手。
“怎么回事?”
“好消息待会再提。这次狼真的来了,伊萨克先生!快跟我去报社,海勒女士被阿尔卡彭的人绑走了,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红狼’所为。”
年迈的限酒探员愣神片刻,随即奔向不远处的电话亭。
“您要打给您的帮手?”
“艾略特.伊兹,我退休的前同事,能力比我优秀不少。”
“他是哪位?”
“假的‘红狼’就是他,我得叫他赶快把车子修好!”
嘶......瑞文莫名有些心虚。
“还等什么?上车!”捷特开着自己的福德小轿车拐了出来。两人爬上后座,一溜烟而去。
假红狼艾略特先生开着修好的黑色福德轿车先一步回到了报社门口,伪装成打手的工薪族坐在副驾驶上,脑袋上还缠了圈药水纱布。看来,为了演出逼真效果,伊萨克先生的酒瓶是实打实地敲了下去!
这也太敬业了!比起我和导演,你们才更像专业电影团队啊!
“包括皮夹在内,海勒女士的外出用品都还在办公室。现场没留下什么痕迹,说明是熟人作案,掳走海勒女士的人要么伪装成了报社的职工,要么就是被买通的职工。”艾略特先生摸着蓬松的红胡子,老练地作出了判断。
阿尔卡朋渗透进了城南报社!这意味着伊萨克先生的担忧成为了现实。若非他取消订报,希拉丽太太可能就真的危险了!
一名戴着眼镜的西服女士快步走进了办公室,正是那对假情侣中的女伴。她名叫艾琳.罗宾逊,是为伊萨克先生处理法律事项的律师,那笔贷款正是由她接收周转的。
“经调查,有个名为杰科尔.麦古根的清洁工人和海勒女士一同失踪了。当时是午休时间,有些职员看见了他,却没人知道他去了哪。”艾琳开口道。
“他们说不出来,不一定代表他们的脑子里没有答案。把所有看见过杰科尔的人都叫来!”伊萨克先生果断地作出了决策。
七八个人被两名退休探员叫到了一起。伊萨克先生逐一看过他们的眼睛,然后又看一遍,仿佛在同时翻阅七八本厚书,用其中碎片化的蛛丝马迹拼凑出完整的解答。
随后,他又跑到街上,接连询问了卷饼车的小贩,药店老板等人,在聆听回答的同时窥视他们的思维和记忆。
终于,在一路问到街尾时,他一拍脑门,大声地将真相告诉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