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白色的木
第 176 章 陛下,你也不想偷偷削武官底薪的事情,被发现吧?
数字是最直观的东西,四百万石粮食和百万两白银这个差别一出来,大部分官员面上表情都变得若有所思。就连出来反驳万寿公主的那个官员,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万寿公主更进一步拿出自己的数据:“过往税收,是由官府指定粮仓,百姓将粮食运送到此仓,而中途的粮食损耗由百姓自己承担。”
其中就包括了,路途颠簸粮食散落的数量,还有百姓中途吃饭吃掉的数量。
“曾经就出现过一次解运距离过远,二车漕粮,运输之人吃掉一车半的情形。也就是,实际上,百姓看似只需要交税交足三车粮,实际上却是要交四车半。”
万寿公主给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但倘若征收白银,百姓运送白银,只需在运输路途中,于当地直接买粮食食用,损耗便会少很多。”
她这么思索很有道理。
但一项政策出来,必然是要经历质疑。
又有官员走出来,语气很好的询问:“郎中此举确是欲为百姓牟利,可倘若有官员恶意在夏税秋税期间,抬高银价,这又要如何应对呢?”
——这是一个从县令升上来的官员,对基层的情况很是了解。
万寿公主沉吟两息,道:“万变不离其宗,此事可以按灾时,商人恶意抬高粮价的对策来处理。”
也就是,税收期间由朝廷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定好各个地区的银价,不允许私自涨价。
然后由御史及锦衣卫监视天下,严惩恶意抬价的官员和商人,一旦发现有人藉机抬高银价,不仅要追回其非法所得,还要给予严厉的惩处,以儆效尤。
这些在万寿公主呈上的奏章里都有写。
那个官员流露出赞同的目光,点了点头,又对着老皇帝拱手:“如此,臣无异议了。”
户部右侍郎魏仁出列:“陛下,臣认为此举应当先选几个府实行,确定其可用,再将之推行。”
老皇帝点点头:“确实需要……”
【哦豁!试点啊!】
大夏君臣:“!!!”
许烟杪你怎么这么快就回神了!不再多看一眼到底是什么让你眼熟吗!
你这样,等会儿我们还得分心去听你带来的热闹,一心一用好辛苦的!
老皇帝坚强地把剩下的话说完:“确实需要选几个府实行,卿家可有想法?”
户部右侍郎轻轻松松就甩出了几个数据:“如今大夏一岁之田赋,最多不超过两千九百五十万石,其中,一千一百万石由地方支配,余下一千七百五十万石中,四百万石来自南方,一千二百五十万石来自北方,但,其中七百五十万是军费,也就是说……”
他抛出最后的答案:“需要运输到京师的粮食,南方是四百万石,北方是六百万石,南少北多,应当在北方选两个运输粮食不便的州府实行此政,再在南方选一个同样运输不便的州府,实行此政。”
【哇!】许郎在心里鼓掌:【这些数据
都是平时记下来的吗!】
户部右侍郎整个人简直像吃了仙丹似的精神焕发。
甚至恨不得昭告天下。
他!魏仁!今天被白泽夸奖了!今天必然福星高照,运气斐然!
——重度迷信患者。
没忍住,又炫了一下自己对于数字的敏感:“说到税收分配,往年全体武官俸禄折成银约莫是十余万两,今岁提到近一十万两了,陛下隆恩浩荡,如此宽惠厚爱,臣虽为文官,却也为之感怀。”
上首,老皇帝愣了一下,咳嗽一声,语气一转:“这事不必特意拿出来说。武官为朕出生入死,提一下薪水,是应该的。”
“陛下!!!”
全体武官热泪盈眶。
老皇帝:“咳咳,继续说税收之事,些许小事往后不必再提。”
【因为偷偷扣了武官的俸禄,怕提多了被发现?】
沉默,是今天的武官们。
有文官好友悄悄摸摸地,在御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问一句:“你还好吗?”
那武官干巴巴道:“有点晕。”
文官好友拍了拍他的肩膀,同情地说:“节哀。”
而户部右侍郎人已经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捅出这个事情来。
他知道了!
户部右侍郎面带焦色。
看来是他今天运道特别不好,说不定会碰到丢官或者砍头的大事。但因为小白泽的福气护佑,变成了这种不涉及性命的祸事!
没错!肯定是这样!
户部右侍郎正了正有些歪的玉笏,“呼!”地吐出一口气。
【说起来,文官没有扣吗?我看看……确实没有扣,虽然很大可能是再扣就活不下去了,薪水已经没办法让从九品小官每天吃肉了。武官好歹还有老皇帝假借扶持文武平衡的名义,时不时给一波赏钱续命。】
老皇帝:“……”
许烟杪,你别夹带私货。任何一个朝代,从九品小官也没办法每天吃肉。
武官们哀怨的目光看向老皇帝。
陛下!你别不看我们!这怎么一回事,你说清楚啊!亏我们过去还觉得我们是你心尖尖上的武官,才得到你时不时的赏钱呢!
老皇帝:“……”
啊……这个……那个……
老皇帝两眼盯着自己的鞋子,仿佛透过鞋面能看到由于高强度种地,有些脓肿的脚背。
【不过,老皇帝也不容易。前朝留下的那堆烂摊子,他花了二十五年都没恢复过来。】
【比如说那个历法计算错误,导致亩产一直提不上去。】
【还比如币制混乱……】
【又倒霉碰上连年天灾,每年国内不是水灾、旱灾,就是蝗灾、雪灾的,近几年才稍微好一些,没那么频繁了。】
【又不能直接和武官说:现在国家困难,你们削一下薪水,大家一起共度难关。人家为你抛头颅
洒热血,勒紧裤腰带打天下,不是为了打下天下后还继续勒裤腰带,他们也早过了靠理想就能生活的年纪了。】
【所以只能从刚建国就说,你们的薪水就是某某两银子嘛。这还是老皇帝和袁尚书商议出来的。】
【说起来这二十五年里武官薪水还是有涨的,毕竟开国初那会儿,全体武官俸禄折成银大概是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怪吉利的。】
武官们:呸!吉利有个屁用啊!来点实惠的啊!
【不过开国那会儿,原定就是十几万两,因为国力不足就削了,现在改成一十万两,比以前涨了。】
武官们数了数指头。
也就是说,扣掉陛下偷偷给我们塞的钱,再努力当个十年的官,就能把损失补回来了?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许烟杪逻辑很好,他一下子转了过来:【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前面二十五年,武官得到的赏赐,都不是赏赐,只是弥补损失?你以为是奖金,实际上是偷偷补的薪水?那前面二十五年工作做得好的奖励呢?】
面对着一堆幽怨的目光,老皇帝也难得心虚了一把。
这个……这个……最近腰包肥了,要不再赏赐一波吧?
——就是心头肉有点疼。
老皇帝:“关于税收之事,谁还有想法?”
武官们默默盯着他。
陛下,你别转移话题。
老皇帝颇为专注地盯着万寿公主看,目光中抱着对她的殷殷期待。
万寿公主为难地垂下眼睛。
她要说的部分,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啊。
万寿公主绞尽脑汁:“陛下,这个……”
“嗯?”老皇帝语气和蔼:“没事,慢慢说。”
万寿公主目光看到太子,突然灵光一闪:“陛下,臣认为可以学习一下踹匠会馆。他们为了讨薪,提前准备了罢工准备金,户部也可以为了此次新型税收,准备足够的救济粮食,倘若出现问题,百姓因交税而陷入困境,便可及时予以赈济。”
建议很好,就是户部又得拨一部分钱出去。
老皇帝:“这事朕觉得可行。”
说完,下意识看向袁政,等着对方反驳。
前户部尚书,现工部尚书袁政抬了抬眼皮,半点没吭声。
老皇帝反应过来:这人调任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可以随便支配内库和国库了!
老皇帝顿时激动起来。
“咳咳,我们国内如今有多少矿场?此前都是将朝廷无力开采的矿场让民间承买,现在也应当归于朝廷了?”
搞钱搞钱!
许多官员都看向袁尚书。
这是他之前搞出来的政策。
因为大多数开国皇帝治下,国力还没起来,很多地方属于有心无力。
比如矿场,朝廷暂无过多人力去开发,袁尚书就建议把它承包给民间,等矿挖出后,官府抽取其中百分之一十,并且拥有优
先购买权,其余的均归业主所有。
而且,官方发现矿场后,便开展买扑——也就是公开竞标拍卖,想获得矿场开发权的人,先缴纳二百贯定金,然后任由其叫价,价高者得。没有拍到的,可以退定金。但是付了定金不叫价的,定金不退,还有处罚。
袁尚书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地,好像老皇帝说的政策和他无关。
那、那就……
百官迟疑着:“可以一试。”
现在开国二十五年了,又有倭岛的矿支撑,如今国库也丰裕了,应该问题不大吧?
老皇帝:“关于朝廷接下来的行动,你们有什么想法?正好可以趁此时说一说。”
——老板大方给经费了!!!
各个部门精神一震,立刻就有十几个官员不约而同站了出来。
金部司郎中:“陛下!每年发舶时节,市舶司若能设宴犒劳一番蕃商、海商,所需费用不满一百余贯,却可带动更多的蕃商来大夏贸易。也能激励海商出海。”
老皇帝:“才一百余贯,准了!”
金部司郎中:“谢陛下!”
工部侍郎:“陛下!如今京师居不易,可否在官地上建官屋,供与百姓居住——屋子可以破漏一些,但每间屋子每个月只收租金五百文,以显陛下仁慈。”
建屋子又得拨出一笔钱。
老皇帝:“行!既然是利民之举,这个也准了!”
百官:“!!!”
芜湖!!!
那我们继续啦!!
白色的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万寿公主更进一步拿出自己的数据:“过往税收,是由官府指定粮仓,百姓将粮食运送到此仓,而中途的粮食损耗由百姓自己承担。”
其中就包括了,路途颠簸粮食散落的数量,还有百姓中途吃饭吃掉的数量。
“曾经就出现过一次解运距离过远,二车漕粮,运输之人吃掉一车半的情形。也就是,实际上,百姓看似只需要交税交足三车粮,实际上却是要交四车半。”
万寿公主给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但倘若征收白银,百姓运送白银,只需在运输路途中,于当地直接买粮食食用,损耗便会少很多。”
她这么思索很有道理。
但一项政策出来,必然是要经历质疑。
又有官员走出来,语气很好的询问:“郎中此举确是欲为百姓牟利,可倘若有官员恶意在夏税秋税期间,抬高银价,这又要如何应对呢?”
——这是一个从县令升上来的官员,对基层的情况很是了解。
万寿公主沉吟两息,道:“万变不离其宗,此事可以按灾时,商人恶意抬高粮价的对策来处理。”
也就是,税收期间由朝廷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定好各个地区的银价,不允许私自涨价。
然后由御史及锦衣卫监视天下,严惩恶意抬价的官员和商人,一旦发现有人藉机抬高银价,不仅要追回其非法所得,还要给予严厉的惩处,以儆效尤。
这些在万寿公主呈上的奏章里都有写。
那个官员流露出赞同的目光,点了点头,又对着老皇帝拱手:“如此,臣无异议了。”
户部右侍郎魏仁出列:“陛下,臣认为此举应当先选几个府实行,确定其可用,再将之推行。”
老皇帝点点头:“确实需要……”
【哦豁!试点啊!】
大夏君臣:“!!!”
许烟杪你怎么这么快就回神了!不再多看一眼到底是什么让你眼熟吗!
你这样,等会儿我们还得分心去听你带来的热闹,一心一用好辛苦的!
老皇帝坚强地把剩下的话说完:“确实需要选几个府实行,卿家可有想法?”
户部右侍郎轻轻松松就甩出了几个数据:“如今大夏一岁之田赋,最多不超过两千九百五十万石,其中,一千一百万石由地方支配,余下一千七百五十万石中,四百万石来自南方,一千二百五十万石来自北方,但,其中七百五十万是军费,也就是说……”
他抛出最后的答案:“需要运输到京师的粮食,南方是四百万石,北方是六百万石,南少北多,应当在北方选两个运输粮食不便的州府实行此政,再在南方选一个同样运输不便的州府,实行此政。”
【哇!】许郎在心里鼓掌:【这些数据
都是平时记下来的吗!】
户部右侍郎整个人简直像吃了仙丹似的精神焕发。
甚至恨不得昭告天下。
他!魏仁!今天被白泽夸奖了!今天必然福星高照,运气斐然!
——重度迷信患者。
没忍住,又炫了一下自己对于数字的敏感:“说到税收分配,往年全体武官俸禄折成银约莫是十余万两,今岁提到近一十万两了,陛下隆恩浩荡,如此宽惠厚爱,臣虽为文官,却也为之感怀。”
上首,老皇帝愣了一下,咳嗽一声,语气一转:“这事不必特意拿出来说。武官为朕出生入死,提一下薪水,是应该的。”
“陛下!!!”
全体武官热泪盈眶。
老皇帝:“咳咳,继续说税收之事,些许小事往后不必再提。”
【因为偷偷扣了武官的俸禄,怕提多了被发现?】
沉默,是今天的武官们。
有文官好友悄悄摸摸地,在御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问一句:“你还好吗?”
那武官干巴巴道:“有点晕。”
文官好友拍了拍他的肩膀,同情地说:“节哀。”
而户部右侍郎人已经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捅出这个事情来。
他知道了!
户部右侍郎面带焦色。
看来是他今天运道特别不好,说不定会碰到丢官或者砍头的大事。但因为小白泽的福气护佑,变成了这种不涉及性命的祸事!
没错!肯定是这样!
户部右侍郎正了正有些歪的玉笏,“呼!”地吐出一口气。
【说起来,文官没有扣吗?我看看……确实没有扣,虽然很大可能是再扣就活不下去了,薪水已经没办法让从九品小官每天吃肉了。武官好歹还有老皇帝假借扶持文武平衡的名义,时不时给一波赏钱续命。】
老皇帝:“……”
许烟杪,你别夹带私货。任何一个朝代,从九品小官也没办法每天吃肉。
武官们哀怨的目光看向老皇帝。
陛下!你别不看我们!这怎么一回事,你说清楚啊!亏我们过去还觉得我们是你心尖尖上的武官,才得到你时不时的赏钱呢!
老皇帝:“……”
啊……这个……那个……
老皇帝两眼盯着自己的鞋子,仿佛透过鞋面能看到由于高强度种地,有些脓肿的脚背。
【不过,老皇帝也不容易。前朝留下的那堆烂摊子,他花了二十五年都没恢复过来。】
【比如说那个历法计算错误,导致亩产一直提不上去。】
【还比如币制混乱……】
【又倒霉碰上连年天灾,每年国内不是水灾、旱灾,就是蝗灾、雪灾的,近几年才稍微好一些,没那么频繁了。】
【又不能直接和武官说:现在国家困难,你们削一下薪水,大家一起共度难关。人家为你抛头颅
洒热血,勒紧裤腰带打天下,不是为了打下天下后还继续勒裤腰带,他们也早过了靠理想就能生活的年纪了。】
【所以只能从刚建国就说,你们的薪水就是某某两银子嘛。这还是老皇帝和袁尚书商议出来的。】
【说起来这二十五年里武官薪水还是有涨的,毕竟开国初那会儿,全体武官俸禄折成银大概是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怪吉利的。】
武官们:呸!吉利有个屁用啊!来点实惠的啊!
【不过开国那会儿,原定就是十几万两,因为国力不足就削了,现在改成一十万两,比以前涨了。】
武官们数了数指头。
也就是说,扣掉陛下偷偷给我们塞的钱,再努力当个十年的官,就能把损失补回来了?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许烟杪逻辑很好,他一下子转了过来:【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前面二十五年,武官得到的赏赐,都不是赏赐,只是弥补损失?你以为是奖金,实际上是偷偷补的薪水?那前面二十五年工作做得好的奖励呢?】
面对着一堆幽怨的目光,老皇帝也难得心虚了一把。
这个……这个……最近腰包肥了,要不再赏赐一波吧?
——就是心头肉有点疼。
老皇帝:“关于税收之事,谁还有想法?”
武官们默默盯着他。
陛下,你别转移话题。
老皇帝颇为专注地盯着万寿公主看,目光中抱着对她的殷殷期待。
万寿公主为难地垂下眼睛。
她要说的部分,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啊。
万寿公主绞尽脑汁:“陛下,这个……”
“嗯?”老皇帝语气和蔼:“没事,慢慢说。”
万寿公主目光看到太子,突然灵光一闪:“陛下,臣认为可以学习一下踹匠会馆。他们为了讨薪,提前准备了罢工准备金,户部也可以为了此次新型税收,准备足够的救济粮食,倘若出现问题,百姓因交税而陷入困境,便可及时予以赈济。”
建议很好,就是户部又得拨一部分钱出去。
老皇帝:“这事朕觉得可行。”
说完,下意识看向袁政,等着对方反驳。
前户部尚书,现工部尚书袁政抬了抬眼皮,半点没吭声。
老皇帝反应过来:这人调任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可以随便支配内库和国库了!
老皇帝顿时激动起来。
“咳咳,我们国内如今有多少矿场?此前都是将朝廷无力开采的矿场让民间承买,现在也应当归于朝廷了?”
搞钱搞钱!
许多官员都看向袁尚书。
这是他之前搞出来的政策。
因为大多数开国皇帝治下,国力还没起来,很多地方属于有心无力。
比如矿场,朝廷暂无过多人力去开发,袁尚书就建议把它承包给民间,等矿挖出后,官府抽取其中百分之一十,并且拥有优
先购买权,其余的均归业主所有。
而且,官方发现矿场后,便开展买扑——也就是公开竞标拍卖,想获得矿场开发权的人,先缴纳二百贯定金,然后任由其叫价,价高者得。没有拍到的,可以退定金。但是付了定金不叫价的,定金不退,还有处罚。
袁尚书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地,好像老皇帝说的政策和他无关。
那、那就……
百官迟疑着:“可以一试。”
现在开国二十五年了,又有倭岛的矿支撑,如今国库也丰裕了,应该问题不大吧?
老皇帝:“关于朝廷接下来的行动,你们有什么想法?正好可以趁此时说一说。”
——老板大方给经费了!!!
各个部门精神一震,立刻就有十几个官员不约而同站了出来。
金部司郎中:“陛下!每年发舶时节,市舶司若能设宴犒劳一番蕃商、海商,所需费用不满一百余贯,却可带动更多的蕃商来大夏贸易。也能激励海商出海。”
老皇帝:“才一百余贯,准了!”
金部司郎中:“谢陛下!”
工部侍郎:“陛下!如今京师居不易,可否在官地上建官屋,供与百姓居住——屋子可以破漏一些,但每间屋子每个月只收租金五百文,以显陛下仁慈。”
建屋子又得拨出一笔钱。
老皇帝:“行!既然是利民之举,这个也准了!”
百官:“!!!”
芜湖!!!
那我们继续啦!!
白色的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