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的世界德鲁伊爵士
第1453章 分敌与围攻(1)
细足捷蚁军首战获胜之后,邻近地方的毁灭者方才有所察觉,出动了数千兵力径直向战场赶来,战场上并没有一只毁灭者走脱,也不知道这些毁灭者援军是怎么得到具体消息的。
此时细足捷蚁军得到飞骑士示警,也顾不上打扫战场,迅速撤离,他们虽然赶路加战斗一宿半天,很是疲累,但依然速度极快。毁灭者追之不及,赶到战场时除了数千具尸体外,一无所获。
朱爵回到细足捷蚁军驻地后,对细足捷蚁战士在盐碱谷地使用的战术很感兴趣,向“长角”询问。
“长角”也没有隐瞒,这片盐碱地原本是被新成为附庸的双齿多刺蚁部落控制的,双齿多刺蚁会开采这种特殊的盐碱,向细足捷蚁国出口。
细足捷蚁国很早之前就知晓如何使用蚁酸和盐碱调配药物,这种药物在较低浓度下泡水,就能变成一种兴奋剂,口服后可以让细足捷蚁战士奔跑一天一夜也不觉得疲劳,只是事后容易虚弱,体弱者甚至会丧命。但药物浓度一高,对于身体就会造成极大损失,变成毒物,不溶于水时还极易挥发。
双齿多刺蚁部落还有一种独门秘技,他们用盐碱为原料,用秘法制成一种补品,正好可以弥补使用兴奋剂后虚弱的战士的体力,减轻后遗症,降低死亡率。盐碱和补药,就是双齿多刺蚁部落的特产。
在接纳双齿多刺蚁部落为附庸后,细足捷蚁国的军事首领们就得到了心怡已久的补药配方,并得知了盐碱地的具体位置,然后在这次战斗中利用这一地形,取得了一场胜利。
这并不是什么突发奇想,事实上细足捷蚁军的一大秘密武器,就是在战场上用盐碱结晶和蚁酸放毒,这种战术因为需要熟练掌握技术和判断风向的能力,只有最聪明的军事首领才有资格使用,这次战役中不过是利用天然地形将这套战术发扬光大罢了。
朱爵得知后也啧啧称奇,强大的文明蚁族传承了千百年,总有种种压箱底的绝技,很多闻所未闻,真是又长了见识。
朱爵随后也郑重的告诫“长角”,还是不要低估毁灭者,这次细足捷蚁军出动十倍于敌的兵力,又有地形和秘密武器助战,虽然胜利,自身也付出了等同于敌军的伤亡,只能说是惨胜。
“长角”比较理智,迅速从首战获胜的喜悦中冷静下来,转头找其他高级军事首领们商议对策去了。
朱爵钻出会议室,准备返程。离巢前,他看到奔袭和战斗了良久的细足捷蚁战士正在回巢,已经一个个萎靡不振,想来就是他们出击前服用的兴奋剂的后遗症。一些工蚁和正在向这些战士喂黄棕色液体,应该就是双齿多刺蚁生产的补药了。
地面上,也有一些细足捷蚁战士都眼看要回巢了,却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地,抽搐两下再也爬不起来,代表死亡的油酸味道出现。细足捷蚁的工蚁很快就过来,清除掉尸体,丢进附近的坟场,并没有为这些凯旋而归的战士的遗体有所有待。
————
朱爵回到驻地继续备战,而吃了一场亏的毁灭者,也在2天后的5月13日,正式向细足捷蚁国发起入侵。
此次入侵,约有5-6万只毁灭者离开原尖尾蚁国领地,穿过缓冲地带,没有在此停留,直接分成6股进入细足捷蚁国境内。
这是毁灭者在本地区惯用的战术,每股毁灭者看似不多,但战斗力极强,普通的蚂蚁势力连其中一股都抵挡不住,强大一些的蚂蚁势力也很难有机会歼灭其中一股,往往在毁灭者的多路攻势下顾此失彼,甚至被毁灭者寻到机会,多路合一,一战就被吃掉全部主力。
面对毁灭者多股大军的入侵,细足捷蚁军主力一开始并无动作,坐视边境上多个巢穴在徒劳的抵抗后被攻克。
5月14日,毁灭者继续深入,其中一股逼近到距离细足捷蚁大军驻地大约2天路程的地方,但是彼此之间也有所分散。
5月15日,细足捷蚁军终于有所反应,在掌握了详细情报后,他们派出数股小部队,每股不过数千,在飞骑士和斥候指引下迎战其中5股毁灭者。
这些细足捷蚁战士并不是硬碰硬,而是利用机动性,不断诱导5股毁灭者转移,意图让敌军远离最后一股毁灭者军队。
5月16日,中计的毁灭者各股部队中,被视为细足捷蚁军攻击目标的那股已经离细足捷蚁国大军驻地不足半天路程,但其他各股毁灭者都被吸引到了较远的地方,分别距离此地有1-3天路程不等。
见到战机已现,在“长角”的指挥下,细足捷蚁大军倾巢而出,只留下不足10万战士把守老巢,其余近50万细足捷蚁战士纷纷赶赴战场。
战场范围有限,这么多军队聚集在一起只会互相干扰,但“长角”等高级军事首领们早有布置,只有约12万战士负责直接进攻,其余兵力分散在外围,扼守住一些险要地形,既是阻击来援的敌军,居然也是存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心思。
朱爵得知后挺惊讶,之前他看过的蚂蚁军队的战术都相对原始,有意识的进行围点打援操作,这还是首次见到。
5
月16日中午,细足捷蚁军围攻毁灭者的战役爆发。
这股毁灭者原本有近万只,之前攻克了多座细足捷蚁巢穴,杀死了数万只细足捷蚁的成蚁、蛹、幼蚁及卵,先后分出了三分之一的毁灭者向后方搬运尸体——毁灭者还和朱爵熟悉的那样,把敌方尸体看做最重要的战利品!
剩余的毁灭者只有6000-7000,兵力只有细足捷蚁军进攻兵力的二十分之一,劣势明显。
不过,这股毁灭者部队兵种齐全,内有一只节肢和触角都长的雷达毁灭者,似是提前侦知敌军来袭,在细足捷蚁军借助植被快速靠近、打算突袭时。
这股毁灭者,已经提前占据一块树林中的岩石,结阵以待!
此时细足捷蚁军得到飞骑士示警,也顾不上打扫战场,迅速撤离,他们虽然赶路加战斗一宿半天,很是疲累,但依然速度极快。毁灭者追之不及,赶到战场时除了数千具尸体外,一无所获。
朱爵回到细足捷蚁军驻地后,对细足捷蚁战士在盐碱谷地使用的战术很感兴趣,向“长角”询问。
“长角”也没有隐瞒,这片盐碱地原本是被新成为附庸的双齿多刺蚁部落控制的,双齿多刺蚁会开采这种特殊的盐碱,向细足捷蚁国出口。
细足捷蚁国很早之前就知晓如何使用蚁酸和盐碱调配药物,这种药物在较低浓度下泡水,就能变成一种兴奋剂,口服后可以让细足捷蚁战士奔跑一天一夜也不觉得疲劳,只是事后容易虚弱,体弱者甚至会丧命。但药物浓度一高,对于身体就会造成极大损失,变成毒物,不溶于水时还极易挥发。
双齿多刺蚁部落还有一种独门秘技,他们用盐碱为原料,用秘法制成一种补品,正好可以弥补使用兴奋剂后虚弱的战士的体力,减轻后遗症,降低死亡率。盐碱和补药,就是双齿多刺蚁部落的特产。
在接纳双齿多刺蚁部落为附庸后,细足捷蚁国的军事首领们就得到了心怡已久的补药配方,并得知了盐碱地的具体位置,然后在这次战斗中利用这一地形,取得了一场胜利。
这并不是什么突发奇想,事实上细足捷蚁军的一大秘密武器,就是在战场上用盐碱结晶和蚁酸放毒,这种战术因为需要熟练掌握技术和判断风向的能力,只有最聪明的军事首领才有资格使用,这次战役中不过是利用天然地形将这套战术发扬光大罢了。
朱爵得知后也啧啧称奇,强大的文明蚁族传承了千百年,总有种种压箱底的绝技,很多闻所未闻,真是又长了见识。
朱爵随后也郑重的告诫“长角”,还是不要低估毁灭者,这次细足捷蚁军出动十倍于敌的兵力,又有地形和秘密武器助战,虽然胜利,自身也付出了等同于敌军的伤亡,只能说是惨胜。
“长角”比较理智,迅速从首战获胜的喜悦中冷静下来,转头找其他高级军事首领们商议对策去了。
朱爵钻出会议室,准备返程。离巢前,他看到奔袭和战斗了良久的细足捷蚁战士正在回巢,已经一个个萎靡不振,想来就是他们出击前服用的兴奋剂的后遗症。一些工蚁和正在向这些战士喂黄棕色液体,应该就是双齿多刺蚁生产的补药了。
地面上,也有一些细足捷蚁战士都眼看要回巢了,却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地,抽搐两下再也爬不起来,代表死亡的油酸味道出现。细足捷蚁的工蚁很快就过来,清除掉尸体,丢进附近的坟场,并没有为这些凯旋而归的战士的遗体有所有待。
————
朱爵回到驻地继续备战,而吃了一场亏的毁灭者,也在2天后的5月13日,正式向细足捷蚁国发起入侵。
此次入侵,约有5-6万只毁灭者离开原尖尾蚁国领地,穿过缓冲地带,没有在此停留,直接分成6股进入细足捷蚁国境内。
这是毁灭者在本地区惯用的战术,每股毁灭者看似不多,但战斗力极强,普通的蚂蚁势力连其中一股都抵挡不住,强大一些的蚂蚁势力也很难有机会歼灭其中一股,往往在毁灭者的多路攻势下顾此失彼,甚至被毁灭者寻到机会,多路合一,一战就被吃掉全部主力。
面对毁灭者多股大军的入侵,细足捷蚁军主力一开始并无动作,坐视边境上多个巢穴在徒劳的抵抗后被攻克。
5月14日,毁灭者继续深入,其中一股逼近到距离细足捷蚁大军驻地大约2天路程的地方,但是彼此之间也有所分散。
5月15日,细足捷蚁军终于有所反应,在掌握了详细情报后,他们派出数股小部队,每股不过数千,在飞骑士和斥候指引下迎战其中5股毁灭者。
这些细足捷蚁战士并不是硬碰硬,而是利用机动性,不断诱导5股毁灭者转移,意图让敌军远离最后一股毁灭者军队。
5月16日,中计的毁灭者各股部队中,被视为细足捷蚁军攻击目标的那股已经离细足捷蚁国大军驻地不足半天路程,但其他各股毁灭者都被吸引到了较远的地方,分别距离此地有1-3天路程不等。
见到战机已现,在“长角”的指挥下,细足捷蚁大军倾巢而出,只留下不足10万战士把守老巢,其余近50万细足捷蚁战士纷纷赶赴战场。
战场范围有限,这么多军队聚集在一起只会互相干扰,但“长角”等高级军事首领们早有布置,只有约12万战士负责直接进攻,其余兵力分散在外围,扼守住一些险要地形,既是阻击来援的敌军,居然也是存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心思。
朱爵得知后挺惊讶,之前他看过的蚂蚁军队的战术都相对原始,有意识的进行围点打援操作,这还是首次见到。
5
月16日中午,细足捷蚁军围攻毁灭者的战役爆发。
这股毁灭者原本有近万只,之前攻克了多座细足捷蚁巢穴,杀死了数万只细足捷蚁的成蚁、蛹、幼蚁及卵,先后分出了三分之一的毁灭者向后方搬运尸体——毁灭者还和朱爵熟悉的那样,把敌方尸体看做最重要的战利品!
剩余的毁灭者只有6000-7000,兵力只有细足捷蚁军进攻兵力的二十分之一,劣势明显。
不过,这股毁灭者部队兵种齐全,内有一只节肢和触角都长的雷达毁灭者,似是提前侦知敌军来袭,在细足捷蚁军借助植被快速靠近、打算突袭时。
这股毁灭者,已经提前占据一块树林中的岩石,结阵以待!